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Blake Byers
聯合創始人@Newlimit延長我們的壽命。早期雄心勃勃的創始人的投資者,進行了 10 次首次公開募股,並且還在增加。前@GVteam。@Stanford生物工程博士。
這些能力複合。軟體創建成本 -> 零。

Factory2025年5月28日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more than just coding.
Introducing Droids -- the world's first software development agents. 🤖
Starting today, Droids are available for general access.
Factory integrates with your entire engineering system (GitHub, Slack, Linear, Notion, Sentry) and serves that context to your Droids as they autonomously build production-ready software.
Factory is the first platform that allows you to work with agents: local + synchronous and remote + asynchronous.
6.22K
我們已經籌集了 1.3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由 @kleinerperkins 領投,新投資者 @natfriedman/@danielgross、@vkhosla 和 @humancapital 也跟投了 @foundersfund、@_DimensionCap 和 @brian_armstrong 的現有投資者(是的,聯合創始人正在加倍投資)。我們還從一些在頭兩年支援公司的最佳天使投資人那裡籌集資金,包括 @eladgil 、 @garrytan 、 @collision、 @patrickc、 @JoshuaKushner、 @JTLonsdale 和 @FEhrsam 。
NewLimit 正在開發治療衰老的藥物,衰老是幾乎所有人類主要疾病的元驅動力。曾經被認為是不可逆的,新興的表觀遺傳重程式設計科學表明,衰老實際上是可塑的。這提供了一個比以前任何生物技術產品都大 100 倍的治療機會。
我們敢打賭,人工智慧和規模化基因組學的這種結合可以解鎖藥物,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更健康地度過歲月。
我們非常感謝投資者與我們有著共同的願景,即解決衰老生物學問題是人類最重要的專案之一。
198.43K
沒有代碼軟體創建是真實的。

spawn.co2025年4月26日
Spawn gives you a team of AI agents to build apps and games.
We trade speed for quality — your team works tirelessly until you have a polished creation:
- Designing, coding, scaling
- Fixing errors automatically
- Planning for future features
… but that's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
3.53K
幾年前,@FEhrsam開始和我談論聚焦超聲調節大腦。最初,我因頻寬不足而看不到近期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意識到了他們方法的力量——以比單個神經元解析度更大的規模縱大腦狀態。很多時候,我們接近為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需要一點説明。快要睡著了,但又不能打瞌睡。快要去吃蔬菜了,但點了深盤披薩。即使是對我們的大腦狀態進行細微的 *輕推* ,也可以獲得巨大的生命收益。我很高興能陪伴我一路走來,即使只是以我自己的方式,並觀看 @FEhrsam、@quintinfrerichs 和 Jeremy Barenholtz 構建@Nudge。總體而言,生物製藥仍然被低估了,因為今天成立的幾乎所有生物製藥公司都為非常小的患者群體提供服務。@nudge、@neuralink、@newlimit 和一小群人正在建立一類新的生物公司,旨在增強*每個人*的能力 - 這實際上是典型生物技術公司患者群體的 100-1000 倍。我預計在未來十年內,我們將看到更多這樣的公司,因為劇本是由那些敢於創業、才華橫溢的人編寫的。

Fred Ehrsam2025年4月8日
很高興今天首次分享我們@nudge工作的詳細資訊。
我們的使命是通過開發與大腦交互的最佳技術來改善日常生活。
17.61K
在過去 1 年中,GLP5 為 Eli 和 Novo 增加了 $5T 的市值。這是過去 30 年所有生物製藥初創公司創造的市值總和的 3 倍。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瞭生物技術創業生態系統。有許多 $1T 甚至 $10T 的藥物有待發明,我們只是不資助它們。由於沒有人的錯,生物技術行業陷入了局部績效最大值。面對低於科技股的倍數,生物科技基金不得不向 LP 推銷直接倍數以外的其他東西,唯一的另一個層面是更快的流動性。生物技術公司在這方面一直很擅長,生物技術公司在IPO時的平均年齡比科技公司年輕2歲(~5.5歲對7.5歲)。這意味著生物技術基金需要支持能夠在幾年內完成IPO的公司。這一要求將生物基金資助的公司類型限制為「線性投注」遊戲(即您根據當前表現以合理的倍數購買,等等)。正如任何經驗豐富的風險基金經理都會告訴你的那樣,線性投注組合的表現不如不對稱投注組合。不幸的是,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打破這種模式,因為沒有一家公司是公司盈利的唯一支援者。您必須依賴資本合作夥伴的生態系統。因此,如果您是一家出擊並資助不對稱公司的公司,那麼沒有人會出現為下游公司提供資金,您的整個投資組合都將失敗。出於這個原因,我認為未來十年生物領域最大的投資將主要由通才基金而不是生物基金支援。
*請注意,這將使特定行業基金的表現落後於通才基金(按行業和地區劃分)的趨勢永久存在。
60.81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