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terop 將 @ethereum 核心開發者和頂尖的 L2/ZK 團隊聚集在柏林。 結果是?一個明確的 2025 年路線圖,圍繞三個關鍵趨勢構建: - 更快的執行 - 更強的 L1–L2 協調 - 更輕、更模組化的 zk 客戶端 讓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1/🧵
2/ Fusaka:以太坊執行層的下一次飛躍 啟動了兩個開發網絡進行測試: — 執行性能 — 區塊建設邏輯 — 並行化實驗 Fusaka 是邁向更快以太坊的第一個重大步驟。
3/ 這也為未來的升級鋪平了道路,例如 Pectra。 隨著平行 EVM 和更短的時隙時間即將到來, Fusaka 正在為以太坊準備一個更具可擴展性的執行環境。 → 預計 Sepolia 測試網將在夏末推出。
4/ L2s 的需求: — 更多的 blob 空間 + 更快的最終性 — 對 EVM 變更的早期可見性 — 在擴展路線圖討論中擁有一席之地 @ethereum 正在演變成一個多層協議——包括 L2s。
5/ 協調正變成標準,而非選擇性 未來的EIP和協議決策可能會看到L2的更深層參與。 我們正朝著標準化的L1–L2互操作性邁進。
6/ zk 路徑:無狀態客戶端、zkEVM、ISA 標準 無狀態客戶端是個重要話題。
7/ 無狀態客戶端 = 輕量級、可驗證、模組化 無本地狀態。使用 zk 證明區塊有效性。 預計在 2025 年推出原型,工作重點包括: — 證明激勵模型 — 抵抗審查的數據 — zkVM 指令標準
8/ @ethereum 的未來是模組化設計 Fusaka 升級執行。 L2s 形塑協議。 zk 客戶端重新定義了節點的功能。
9/ @ethereum 的 2025 年正在成形: — 更快的區塊產出 — 協作擴展 — 更輕的 zk 原生客戶端 方向明確。生態系統已經對齊。
10/ 在 @Mint_Ecosystem,我們以這個未來為目標進行建設 作為 Superchain 上的 Layer 2,專注於 NFT 基礎設施,我們密切關注這些趨勢並在我們能做的地方貢獻。 以太坊的下一階段即將來臨,我們正在為此進行建設。
3.1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