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這正是我對內容幣(內容幣?創作者幣?隨便吧)不看好的原因:
除非你在追隨者身上拋售,否則你無法從中獲利。
而且,除非你有一篇帖子病毒式傳播並且有非常高的交易量,否則交易費用永遠不會變得有意義。

7月22日 02:36
更新:為了澄清,我與 @baseapp 沒有任何付費合作,所以這是我誠實的看法:
是的,我昨天從發佈我的視頻中「賺」了 65 美元。但我並不是像創作者那樣獲得報酬——我提現了代幣。
在高峰時,我的錢包餘額大約是 185 美元……但人們開始拋售,我只能在池子耗盡之前抓住 65 美元。
那麼這怎麼能支持我呢?
他們並不是在給我小費。他們是在用我名字的硬幣進行投擲。(我意識到我從交易費中獲得了微小的支付,但這是微不足道的)
而且我必須拋售給他們才能獲得報酬。😬
此外,除非我完全誤解了這一點——每個新帖子都會鑄造一個新硬幣。
>>>>這意味著如果我想再次賺錢,我必須再次做同樣的事情……拋售那個硬幣。>然後是下一個。>然後是下一個。
所以現在我坐在這裡想:
>我每次發帖都是在推出一個新的微型垃圾幣嗎?
>我是不是應該管理每一個小市場?
因為這聽起來不像是創作者的貨幣化。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令人焦慮的代幣跑步機。
@jessepollak 這就是它的運作方式嗎?
787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