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忘記了以太坊的故事有多少是通過建立在其上的項目來講述的。 鏈本身只是一个基礎層,賦予它分量的是人們敢於在其上構建的東西,那些成為基礎設施的實驗,那些超越整個週期的名字。 Uniswap 改變了我們對市場的看法,只是一個流動性池和一個交換按鈕。它實際上定義了 DeFi 的含義。 MakerDAO 給了我們 DAI,憑藉它,首個不依賴某個公司的承諾的穩定幣。DAI 證明了穩定性可以在沒有銀行的情況下存在,它成為了無數後續協議的安靜支柱。 Aave 將借貸剝離了機構,突然間,信用不再是對一個人的信任,而是對代碼的信任。 然後是 Lido;質押本應是技術性的,硬體密集型的,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可接觸。 Lido 將其變成了一項集體努力,任何人都可以訪問的流動質押,在這個過程中,它最終塑造了以太坊驗證者集的一半。 ENS 聽起來很小,直到你使用它,一串數字變成了一個名字,隨著它,鏈上的身份不再顯得陌生。 然後是 Layer 2s。Arbitrum。Optimism。Base。它們並沒有與以太坊競爭,實際上是承載了它。 數百萬筆交易本會淹沒基礎鏈,但在這些高速公路上找到了呼吸的空間,仍然錨定於以太坊的安全性。 這些項目不是表面功夫,而是生存,因為沒有它們,以太坊將會停留在一個脆弱的實驗中。 高費用會讓人們望而卻步,複雜性會嚇跑人們,最終故事會在另一個鏈上被講述。 但這些項目留下來了,它們適應了,在以太坊可能因自身重壓而崩潰時,推動了以太坊向前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再僅僅把以太坊視為一種幣,我看到的是那些不斷出現的項目,一個週期又一個週期,在噪音中構建,直到噪音變得無關緊要。 以太坊並不是獨自成長的。這些項目做了繁重的工作。
28.5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