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凌晨1點過後還醒著,第一次閱讀關於構造法則的內容,以及為什麼細絲在自然界的各個尺度上如此普遍。 將圓柱體拉伸成線狀,可以為給定數量的材料提供最高的表面積與體積比。 表面是交換發生的地方: 離子通過肌動蛋白纜繩 氧氣通過血管毛細血管 水流過鰓 蜻蜓翅膀中的靜脈 光子穿過天體氣體絲 細絲在保持輕便和靈活的同時提供了大量的界面,這是一種與尺度無關的幾何優勢:在10納米和10百萬秒差距的尺度上同樣有效。 沒有其他形狀能如此經濟地組織物質和能量。 一種細長、纖細、不斷分支的形狀是生物系統感知更多、反應更快、浪費更少的最便宜方式。 自由能原理告訴我們,生物體傾向於朝向最佳實現這三種結果的形式。 構造法則表明,細絲就是這種形式。 我們不僅僅是由星塵構成的。 我們是宇宙網絡的一個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