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类agent真的太难用了(侧面反映也真的会很难做),个人知识库/笔记类的agent我用了mem,readwise,现在用了Get(罗永浩做的那个,只有移动端&只能上内网真的很折磨人),每个都有一点上手门槛,没办法一键导入个人社媒,很难形成使用习惯。 最近发现我的GPT使用时长跟slack和google meet差不多了,深感在通用智能面前小产品团队的渺小,你非但没办法在综合体验上超越GPT,还要用户花更多时间去养成使用习惯。小产品团队本质上竞争的是时间窗口:到底是你的真正“零门槛好用”的 垂域Agent 先问世,还是大众用户先习惯与通用Agent 协作&定制工作流。
2.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