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aiko/acc
AI @myshell_ai 🪬 合作伙伴@FoliusVentures意见是我自己的。DM 开放。
人长期在做事,理解做事的逻辑,优化做事的方法,不单纯是为了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幸福且可持续地达到目标。
比如最近领悟到的:
1. 野心和信心要够大(每天起床有明确的目标,有驱动力,不会飘忽分神。)
2. 动机要够纯粹(帮助你面对目标未实现/不能马上获得正反馈的时候,比如流量焦虑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今天的目标已经完成了,表达是为了真实地呈现自己,本来就不是只为了数据。)
3. 同时做2-3件关联且重要的事,比死磕一件事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一件卡住了,就顺势切换到另一件事,让能量和知识继续流动起来。例如看书/听播客既可以帮助我工作,又可以帮助我输出,那么遇到一个卡点的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先去看书,在情绪和认知上建立一个自洽的循环。)
1.82K
Flowith像一个能力差不够聪明但总想多做一点或许就能讨老板开心的实习生。一个task文案只能做到60分,还没改好就开始忙着生成配图和配乐了,完全抓不到重点。
Genspark像个小镇做题家,靠预填内容刷存在感拿好感,模拟题做得还行,但临场反应差点意思。八十分没有硬伤,也没有记忆点。
但Manus我真的要夸你了。不仅每个任务都能打磨好,还能记住我说过的话(知识库功能太强了,每次有额外需求都会问你“要不要设置为偏好”)。甚至可以像带实习生一样说:“你下次试试...”然后一键加进知识库。有没有人懂这种AI和人类模糊边界的感觉啊?
感觉好agent的产品经理年轻时候一定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员工/同事。虽然现在这个时代总在贬低“打工”的意义,但只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在集体中共事,才明白“上下左右对齐”“理解任务意图”这些最基本的人类协作美德有多可贵。(真的不是Manus水军只是个热爱测评的年费用户)
3.07K
感觉这玩意做个直播即时题词版本卖给自媒体博主也不错,尤其咨询陪聊类的,直播对人的临场反应能力要求筛掉了一大批人

orange.ai7月16日 05:37
最近 a16z 投资的面试作弊软件 cluely 爆火之后
有人看不下去了,开发了一个更好的、开源的、隐私优先的替代方案 clueless
营销太火是会反噬的,不过也不重要了,1500万美金已经到手了
1.42K
讲讲最近对AI消费娱乐内容的感受:
第一点:做AI产品和社区不懂自媒体根本就是死穴。未来的 AI 工具创作者 = AI 内容创作者,内容需求驱动工具优化会成为主流。现在已经在抖音上刷到至少 10 种「AI 图 → 视频 → 配音」的工作流组合了,每一种都是千万级流量新赛道。
AI 工具的第一步是“日常提效”,第二步是“娱乐消费”。
工具正在“被内容需求绑架”走向娱乐化,好的工具并不是一键生成某个完整功能,而是一键娱乐化,一键消费化。并且我非常理解消费娱乐是大厂看不上的赛道,大家都愿意去铺地基(例如coding),这才给了很多中小型公司/个体机会和时间。
第二点:能靠 AI 赚到钱的个体,一定是先用闭源模型实战起来的。大部分闭源速度远快于开源,有些产品(or工作流)几个月就能变成 billion级别的生意。
越晚进入的人,获得的回报不是线性下降,而是指数下降,甚至归零。第二名连汤都喝不到。
苦等开源是理想主义,也可以是公司营销噱头,个体完全没必要没苦硬吃。在需要快速爆量和构建内容场景时,闭源模型的“交付速度+可控性”显然更优。公司层面如果无法服务这类追求商业化的强个体,转而应寻求服务“弱”个体(特指以消遣休闲社交为目的的用户,参考roblox,minecraft等将游戏原子化/可组合化的娱乐应用)。
2.01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