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的「web3」應用並不是web3。它們只是帶有代幣的SaaS。這為什麼是一個問題,以及應該建造什麼來取而代之。
讓我們直說吧: 錢包登錄 ≠ 去中心化。 RPC 調用 ≠ 用戶主權。 在伺服器端應用上貼上代幣並不意味著它是 web3。 當今大多數應用只是用 web3 的外衣包裝的 web2 基礎設施。
問題是? 他們仍然擁有你的數據。 他們仍然運行你的邏輯。 他們仍然追蹤你的行為。 不過現在他們用更多的炒作來做這些;而責任卻更少。
Web3 從來不只是「web2 + 投機」。 它是權力的轉移。從平台到用戶。從中央運營者到協議保證。
真正的去中心化意味著: ✅ 用戶擁有他們的身份 ✅ 數據永遠不會在未加密的情況下離開他們的設備 ✅ 邏輯運行在無法被篡改或監視的地方 ✅ 操作員無法看到、洩漏或出售他們無法控制的內容
如果你的伺服器能看到我的輸入、檢查我的查詢或追蹤我的行為…… 那麼你就不是去中心化的。 你是監控即服務。
這裡是缺失的成分:私密計算。 這不僅僅是將數據存儲在鏈上。這是關於在不洩漏數據的情況下進行處理。 MPC、ZK、FHE、TEE——這些不是流行詞彙。它們是構建不背叛用戶的應用程序的基石。
想要建立未來嗎? 從這個問題開始: 「如果後端消失,會發生什麼?」如果應用程式隨著伺服器的崩潰而死,那它就從來不是去中心化的。 如果它不能在不查看我的數據的情況下運行,那它就從來不是私密的。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 web3 包裝在 web2 SaaS 上。 我們需要一種新型的應用程式: •零洩漏 •默認無信任 •端到端加密 •與隱私對齊的激勵,而不是提取
這並不意味著每個 dApp 都需要 100% 在鏈上。 但這意味著: 如果用戶無法驗證他們的數據發生了什麼,那就不是 web3。
隱私不是一個功能。它是一個基礎。 沒有它,你只是在重建同樣破碎的互聯網,只是品牌更好而已。
讓我們停止發佈像 web2 一樣洩漏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開始構建用戶不必寄希望於信任的應用程式——他們可以驗證它。 這就是 web3。這次是真的。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