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個熱門觀點,但我認為「看看誰又成為了'藝術家',現在ETH上漲了?」的推文真是垃圾。
如果你(作為一名藝術家)在數字藝術市場一片狼藉的時候「堅持」下來,並且在磨練自己的技藝的同時能夠維持生計,那真是太棒了。
如果你「離開」去靠商業工作或日常工作來維持生計,讓你能夠繼續磨練自己的技藝,那也很好。
那種讓2021年成為它所是的邪教般的能量,是許多人所遭受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重要來源。
這是一個現實扭曲場。
對某些事情有好處(例如購買和聯結),
對其他事情則有壞處(例如理性和福祉)。
當然也有例外,我們都知道他們。
那些突然出現,自稱是願景者,賺了一筆然後在我們的家園崩潰時消失在夕陽中的人。
但我在這裡不是在談論他們,因為...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們不在乎你是否指責他們——他們做了他們想做的事,你可以放心地打賭他們會再次嘗試這樣做。
我所談論的人是這些短視的觀點實際上會影響到的人。
那些表現良好但在資源枯竭時不得不轉變的藝術家。
那些從這個應用程序和加密貨幣中退後,回到家鄉開畫廊,調整健康狀況,拍攝紀錄片並自籌資金進行世界巡演以推廣它們,或者接商業工作和常規工作來養活家庭,同時在他們能夠負擔的時間裡繼續創作藝術的藝術家。
他們的生活總是比加密貨幣更廣泛,正如我們的生活也是(無論我們是否表現出來)。
對這些人,歡迎回來!
你們比99%的同齡人更早進入這個領域,你們對一個運動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然後做了你們必須做的事情,以便有一天能夠回來並在過渡期間過得好。
在你們不在的時候,你們錯過了什麼,包括那些留下來的人的艱辛?當然,最好意識到這一點。
但我們也錯過了你們在做什麼,你們必須經歷什麼,對於任何稍微理性的人來說——我們最終只是高興你們又回來了。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會評判任何人因為那些在好時候表現良好然後離開的人而感到不快。
這樣感受和行為是人之常情,生存也是如此。

2.89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