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躺平的老牌公鏈,復甦就靠三板斧 我喜歡使用 Kaito 觀察社交情緒、Defillama 觀察資金動向、DappRadar 觀察用戶活躍度。 觀察綜合發現,@SonicLabs、@Aptos、@NEARProtocol 這些老牌公鏈都在瘋狂做事,但很多人還不知道。 讓我們潛入! ⬇️ 換血、重定位、降通脹,這是我總結的老牌公鏈復甦三板斧,Sonic 和 Aptos 我都介紹過了,現在 Near 也開始了。 作為初代高性能公鏈,分片技術一直是 Near 引以為傲的,速度快、成本低是很好的,但是也埋下了一個隱患:高通脹。 說人話就是,因為 Gas 低,實際銷燬的代幣比增發的要小很多,這樣就是供大於求,通脹出現,大戶躺平吃利息、生態集體養老不作為。 數據上看,Near 每年固定 5% 的通貨膨脹率,遠高於預期的 2-3%,因交易費用燃燒量極低僅 0.1%,導致實際淨通脹率高達 4.9%。每年新增約 6,000 萬個 $NEAR 代幣,質押收益率高達 9% 。 好了,結果是啥?價格不斷跌、代幣價值被稀釋、持幣寧願質押也不去玩 DeFi、生態項目紛紛放棄,惡性循環開始。 好在他們沒放棄,還在努力,現在搞了一個降低排放的投票提案,我摘錄一下核心要點: ▰ 最大通脹率從 5% 降低至 2.5% ▰ 結合0.1% 的費用燃燒率,實際通脹率將降至約 2.4% ▰ 保持固定最大通脹率,便於社區理解和通過投票定期調整 如果提案能通過,NEAR 將實現更低的通脹率,減少代幣稀釋,提升代幣價值潛力,激勵 DeFi 參與,並與領先區塊鏈的通脹模型接軌,增強長期競爭力和社區信心。 但這裡也有個巨大的挑戰,會動了老東西的蛋糕,怎麼辦?降低排放勢必會帶來質押利息下降,如果出現大規模解押、拋售則價格波動劇烈、安全也受到影響。我看討論裡有提到,會提升時間權重,把收益率控制在 4% - 11%,也就是說,質押越久的,獎勵越高。 應該是個很棒的想法,具體還得看看執行,如果你持有 $NEAR 可以在這裡投票、討論: 投票地址: 投票還有 7 天結束,現在 36.16% 同意,要通過需要達到 66.67%,可以觀察下結果。 / Near 基金會很堅決,也很會搞事情。之前把鏈重心偏向 AI 我感覺就挺靠譜的,但是和老師們聊能不能上車 $NEAR 時候也是很多顧慮,主要就是今天聊的通脹。 我會保持關注,如果能通過,應該是個大事情,類似前面聊過的 @rhea_finance 這樣新協議,一定要關注,最近數據也在暴漲。 這是一篇軟核科普,通過本文你可以對以下知識一知半解: ▰ 老牌公鏈復甦三板斧 ▰ Near 解決高通脹的策略 ▰ 梭哈 Near 生態(不是 作者:anymose | 一個軟核科普作家 <全文完> * 本文僅做科普使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永遠記得 DYOR!
48.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