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趟飛往似乎是一位可愛奶奶的航班上,一位來自[REDACTED]紐約大學的教授問我做什麼。 “我為一家紐約的投資經理管理比特幣投資。” “哦,你和特朗普一起工作?”她說,翹起她的小鼻子。 “比特幣是為每個人準備的,女士。” 我在90秒內給她講解了進步的觀點。 對於生活在腐敗機構和兩位數通脹下的人來說,比特幣是自我主權。它將被困的碳轉化為機會。 比特幣依賴於能源。擁抱它意味著擁抱豐富的心態,以及自她出生以來,已經使數十億人擺脫貧困並幫助推動人類歷史上兒童死亡率最大下降的電力和增長。 她皺起眉頭。“我特別擔心加沙的兒童死亡率。” 一個笨拙的轉折。所以我也做了一個,直接對著我的耳機👋。
@IronRedSandHive Ro Khanna 告訴我,我們需要更多的專欄文章在《紐約時報》中解釋比特幣的進步案例。 我試著眾籌一篇,但那不是個好嘗試,我不認為他們會以我的名字發表。
matthew sigel, recovering CFA
matthew sigel, recovering CFA2025年5月6日
.@RoKhanna told me in March at DAS that Elizabeth Warren was ready to “die on the North Korea hill” over crypto regulation, and that no one had written a suitable New York Times-level rebuttal. Let’s crowdsource one. I’ll start. 🧵
16.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