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 2000年,德國總理格哈德·施羅德與綠黨聯合開始逐步淘汰核能 > 2005年,施羅德離任,並在一家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任職 > 核能產能的下降幾乎完全被天然氣發電的增加所抵消 > 2016年,特朗普批評德國依賴俄羅斯天然氣 > 2021年,天然氣佔德國電力生產的30%,其中一半來自俄羅斯 > 與此同時,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花費了7500億歐元,電價穩步上升,脫碳效果微乎其微 > 2022年,烏克蘭戰爭爆發 > 德國的電價飆升 > 大幅加速德國能源密集型產業的衰退 > 與此同時,法國的能源比德國便宜40%,且清潔度是德國的10倍 > 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慘敗,成為歐洲最髒的能源之一,且價格昂貴,整體工業衰退和能源不安全 > 讓大家知道德國的能源困境是多麼自我造成的
Janis Kluge
Janis Kluge2025年7月28日
15% for Trump the racketeer. What will remain from this: We can never allow ourselves to become this dependent on the USA again.
在北美,Kluge 是指寫得很糟的代碼,但在德語中則意味著「聰明」——這是一個罕見的例子,雙方都認為他們的反義詞適用於同一事物。
164.0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