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並不是缺乏力量,而是缺乏對於力量運用機制的理解力,缺乏突破自身覺知侷限性的主動性。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電影 interstellar 裡的男主角,在片尾他進入到一個所謂超立方體 (tesseract), 可以觀察到過去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他拼命的捶打著超立方體的牆壁,試圖和過去的自己溝通,改變當時所做的一個錯誤的決策。 覺醒的掙扎,就好比想象未來的自己不斷在超立方體裡面捶打高呼,試圖和現在的自己溝通,改變某個 ‘’唾手可得,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錯誤決策。 每週應當做幾次這種模擬的想象。想象現在該如何喚醒十年前的自己,具體是哪幾個點卡住了,因此當時沒有醒得更早。然後再想象十年後的自己喚醒現在的自己,具體有哪些事,現在可以做,讓自己更早的覺醒,實現突破。
硅谷王川 Chuan
硅谷王川 Chuan2025年7月5日
覺醒是個掙扎的過程,需要三個要素: 一,獨處 二,對於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反覆查新資料。 三,在新資料的基礎上,反覆書面檢討,覆盤。 有的時候,能讓自己跳出坑裏的機會實際唾手可得,但是因為: 1. 和一些狐朋狗友廝混,在喧囂的裹挾中對全新事物的感知變得遲鈍麻木,喪失了向不同方向摸索的能力。 2. 因為懶惰和慣性,沒有去查詢那些其實離自己很近,但偏離自己認知習慣的重要信息。 3. 縱容自己思維的慣性,沒有冷靜下來,通過一步步書面檢討,突破自己思維模型的舒適區,發現不同維度的高速增長的一片新天地。
78.7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