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第3天/5天 ~ 解读确认
~ 链如何建模最终性,以及为什么你的应用需要考虑概率性 ~
昨天,我们探讨了“确认”如何依赖于链。今天,让我们解读这些链如何实际建模最终性,以及为什么你的应用需要超越“已确认与未确认”的二元视角。
大多数链并没有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相反,你正在处理一个光谱:
1. 确定性最终性:
使用BFT风格共识的链(例如cosms,一些替代DA),L1结算(例如以太坊在最终性之后)和大多数PoS提供硬性保证 - 一旦最终确定,交易就无法被撤回。
2. 概率性最终性:
pow链(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的“预最终性”提供统计保证。一个被埋在12个区块深的交易不太可能被重组 - 但并非不可能。越深,越安全。
3. 软信号:
序列确认、内存池包含、构建者中继 - 它们快速,但带有风险。这些信号是有用的,但必须谨慎对待。
应用程序通常将这些来源视为平等:
→ “等待X个区块”
→ “信任序列器”
→ “检查包含情况”
但这种抽象在你进行互操作时就会破裂。
一个跨链应用可能跨越:
~ 一个快速最终性的BFT链
~ 一个具有7天欺诈窗口的乐观汇总
~ 一个具有概率性最终性的L1
~ 一个仅有序列器保证的链
你的应用逻辑不能硬编码一个适合所有的规则。
你需要问:“这个交易被撤回的可能性有多大?谁来执行这个?”
==> 最终性不是二元的,速度与安全之间的权衡也不是线性的。(例如,多重签名并不会提高速度或信任。)
→ 你需要的是可编程的、链感知的信心 == 一种在每个上下文中表达“已确认”含义的方式。
2.54K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