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難分析,我們以結果為導向,查詢資料就可以知道特朗普如何選擇這些國家來收關稅 我們以經濟貿易上“圍剿”中國為主要視角來看: 1,菲律賓雖然與中國地緣上摩擦較大,但是這是在貿易上中國確實菲律賓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貨物佔據菲律賓進口的25%,特朗普想讓菲律賓斷絕從中國購買物品,改選用美國商品。 2,文萊,中國是其第二大進口貿易國,且在外交氛圍上與中國友好型。 3,摩爾多瓦,小國家,中國在其國內進口派第三,但是其進口額度不斷創新高,其進口趨勢逐漸轉向中國。同時中國也向其互通貿易,採購葡萄酒與農副產品,這些其實中國不缺,進口只是為了讓摩爾多瓦貿易流通增強。 4,阿爾及利亞,這個不用多說,該國從二十年前就是中國最大的基建力量投入國,同時中國也是該國貿易進口最大國家。 5,伊拉克,中國是其貿易最大夥伴,中國買伊拉克的原油,伊拉克買中國的機電、汽車 6,利比亞,戰後重建主要依賴中國,可以將其視為之前的阿爾及利亞,未來對中國的基建需求大大增加。 我們通過這個視角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依舊是圍繞中國這個主題在進行 之前的十四分可能是第一梯隊,對中國貿易需求以及額度高,現在是第二梯隊 只是不確定的是,現在特朗普對第二梯隊收關稅,是第一梯隊談的順利?還是因為不順利而從而選擇更低梯隊的國家?
6.9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