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自由的比較實際的標準,應當是 你對事物運作的理解是否更接近本質 離高價值的資源是否比較近 調用資源的實際成本是否比較低。 這和錢的多少還不完全等價。
不理解事物運作的本質,就會出現把 cosplay 真誠的當作追求的事業,耗盡自身精力給別人做嫁衣,只看到表面的利益而看不到風險和代價,等等拉長時間跨度看,非常可笑的事情。
理解事物真實運作機制後,才有能力裁定什麼是高價值的資源。這時,離高價值資源更近,就非常重要。這樣在一些關鍵轉折點,你能迅速接觸並獲取高價值資源,別人不能,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指數級別的差距,發展和破產的差別,就是這麼拉開的。 比如說世人被忽悠嚮往荒郊野外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年紀大了後才意識到離好醫院最近才最重要,其它的選擇其實都是些分散你的注意力的扯淡。抽象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不向未來看,研究分析什麼將是高價值的資源,就會做一些抽象上,類似土財主一輩子醉心於囤積豬肉玉米而且非常執著不願意放手,的可笑的事情。
對於關鍵的高價值資源,應當克服懶惰和畏難情緒,儘量親自下場動手,直接近距離去調用,而不要通過中間人層層外包。否則,本來自己動手,幾分鐘就可以低成本搞定的事情,外包給別人要拖好多天,增加很多不確定性,成本可能要高一個甚至幾個數量級,給自己平白增加了很多心理上,時間上,金錢上的約束。 另外一個更微妙的事情,就是凡是你可以很快低成本搞定的事情,你就越有動力去摸索,就在這方面越來越駕輕就熟,可以低成本搞定的事情越來越多,自由和心流的感覺就越強烈。
31.4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