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Jademont
首席执行官 @waterdripfund,
Pacific Waterdrip 数字资产基金管理合伙人
#Bitcoin 的布道者 ,
电子工程博士,上级芯片设计工程师
要感谢这位老兄,因为他的损失,相当于给每个btc 的 holder空投了50美元。
问了下GPT,估计至少有300万以上btc其实是永久休眠找不回来的。这都不算像@saylor 等宣布自己的btc在死后也会带到坟墓里那些。BTC其实比你以为的更稀缺。

Blockbeats8月5日 08:53
来自英国纽波特的 IT 工程师 James Howells 放弃了对他存有 8000 枚比特币(现价值约 9.2 亿美元)硬盘的寻找。
之前他已经找了 12 年,一直未果。

2.86K
基于我们最近上线的至少5个币安alpha的项目的数据,再结合跟做市商的交流,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lpha上基本是没什么流动性的,所谓的活跃度大都是工资室的号在刷,他们拿到空投的第一时间就卖了,bnb holder们的空投也一样。不用指望通过alpha获得什么新增用户。
以上供那些仍然想拿出几个点的免费筹码作为成本上线alpha的项目们参考。
当前市场下,那些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但到了TGE时间又苦恼市场流动性不足迟迟不敢TGE的创始人,我倒是有个建议不妨讨论:
先看一下手里还剩多少资金,举个例子比如估值3000万募资600万花的还剩200万美元,然后算一下TGE时社区空投加投资人解锁的一共多少代币,这里甚至可以把投资人的提前都解锁掉,尽早解决问题。假如除团队外流通筹码占token总比例20%,那么其实用传统开公司的观点,你的项目的合理市值,就是200万美元除以20%等于1000万美元。你若是问为啥要除团队外?你做项目做成这样难道还想通过项目套现吗?
当然,投资人总会有人愿意长期支持选择不卖,比如我们手里现在至少还有20个项目的代币给我们发了但没卖,因为我们看好他们还能变更好。另外团队运营也需要留一些钱。那么你可以拿出来100万美元直接去DEX建池子,想买想卖的都自由,根本不需要免费送筹码出去就为了上个没流动性的alpha。
同理,假设你团队手里只剩20万,就拿出10万建池子,以100万估值。创业还是要实际点,维持个高FDV低Liquidity的壳子只是没用的虚荣。
这样的好处有两个,
一是给了不看好项目的投资人包括散户们一个止损的机会,是个负责任的做法。搞风险投资嘛,愿赌服输,大家是接受亏损的,大多数维权都是因为有人出老千,不只是因为亏钱。
二是在低价可以回收筹码,剩下的都是坚定的钻石手,什么时候风口来了或者产品火了,往上涨也快,因为没什么卖压了。
至于有人问,如果项目方一点钱也没了或者这样熬下去钱又花完了怎么办?
那能怎么办呢?项目关门回去打工,或者换下一个创业项目继续奋斗嘛。有盈利的业务才能慢慢熬着,至于没盈利的业务,慢慢关门和立即关门,立即关门还好一些,因为节省了大家的时间。
51.89K
呼吁一下我那可怜的VC同行们,以及我投过的几个VC基金的管理人们:
即使没人把你们当金主爸爸,咱也别被欺负成孙子行吗
最近有项目要TGE,结果创始人跑过来理直气壮的说,其他投资人都一致同意锁仓,您能不能也同意?
我满脸问号?协议里条款写的清清楚楚,你说改就改怎么还理直气壮呢?那签协议的意义是什么?
其他投资人那么爽快的同意,有考虑过LP们的利益没有,这里慈善型投资机构除外。
山寨币市场确实不够好,但也不是所有项目都拉胯。优秀的项目会主动帮投资人寻找OTC或者回购,来解决抛压问题,而不是把问题延后解决。
至于拉胯的项目,说难听点早点关门不干反而是对市场更负责任的做法,而不是苟延残喘尽量割点韭菜再跑路。@heyibinance 很多年前说过,大体意思是创始人发币是赌上自己一生的信誉,深以为然。
新的创业者们都说华人项目募资难,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太多你们的前辈们消耗了这个群体的信誉,要知道契约精神是最重要的商业精神。
有的项目方会说额外的锁仓条款是币安强制要求的,先不说合不合理,币安开交易所,愿意开什么条件是人家的自由,但你接受不接受是你的自由。我们有个海外的项目,去年就是拒绝了币安开出的大量免费筹码换取上币的条件,一直没上币安,这事儿一度在海外社区闹得沸沸扬扬。结果呢? 现在发展的非常好啊,在其他很多交易所,包括upbit这些都可以交易,市值也比alpha的90%项目都高。币安不是唯一选择。
币价要上涨,核心还是项目要优质,共识要强大,而不是想法设法让手里有币的人不要卖。有买有卖才是健康的市场,低市值开盘慢慢上涨才是优秀的项目,btc,eth,sol等等所有优秀的项目基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而那些没有机构的流动筹码,项目团队可以高度控盘,玩高FDV低liquidity的把戏,大多是为了割韭菜罢了。投资人们不应该鼓励项目方这么做。这种玩法在传统金融市场叫操纵市场,是要进去的。
29.79K
文科生可能对数字不太敏感,喜欢飞流直下三千尺这种表达方式。
Vegas的比特币大会上,Tether的CEO亲口说过,用于加密交易的已经低于40%了。但凡做点调查,都不会出现95%这种可笑的数字,使得大家没有兴趣去看第二段。

benmo.eth2025年7月25日
财新新文说,95%的稳定币是用于加密交易,这和市场感知的不太一样,新增的稳定币参与trade很少,更多是参与earn,本质上是零售美债。
5.64K
Congrats!
币安最近终于开始大规模支持btc生态了,没数错的话这半年至少上了10个btc生态项目了。虽迟但不晚,去伪存真,好的项目是能穿越牛熊的。
ps.同时考虑性能和成本的话,在闪电网络上做应用无疑是最佳选择,特别对于高频小额场景,传统的区块链几乎不可用。

Lnfi Network2025年7月23日
✨$LN — 比特币闪电网络上的第一个协议代币
⚡由 Taproot 资产和 RGB 提供支持
— 在 @Binance Alpha 上上线
阅读:
#比特币 #闪电网络 #RGB #Taproot资产

11.11K
17年ICO热潮的时候,鼓吹者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ICO人人公平,好的资产散户和机构都能同等条件买到,以ETH为代表的各种百倍千倍币确实让很多普通人暴富。这在传统金融是很难得的,好的资产几乎都是机构先进,小圈子先进,等到普通人都是接盘轮了。
只是接下来的故事并没有沿着最初的剧本走,极低的发币门槛带来了代币滥发,以及劣币驱逐良币,再加上大量的VC推波助澜,散户们逐渐在代币发行的游戏中成为了弱势方和退出流动性。
现在RWA热潮,其实是ICO的升级版,让散户们能买到全球的好资产,而不仅限于目前美国的股票Token。 试想一下,阿根廷的债券TOKEN,巴基斯坦的矿产TOKEN,俄罗斯的能源TOKEN,甚至法国的红酒token, 这些普通人没有便捷通道去投资的资产,未来都可以通过RWA TOKEN在链上买到。普通人只需要研究发行方是不是持牌的大机构,确保他们能兑付不跑路就行了。
RWA让投资这个事变得越来越公平了,考验的更多是投资者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出身和圈层,这正是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初心所在,谁都可以随时买比特币,此时此刻之前任何时间买比特币都是赚钱的,散户持币数量超过机构也很正常。
---写在BTC第xxx次ATH之际
28.81K
这个应用可太刚需了,Freedom of Communication!

陈剑Jason 🐡2025年7月7日
作为曾经拿到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14个比特币支持的去中心化社交协议,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两年前红极一时,都被马斯克执掌时期的推特封杀禁止推广的Nostr?就在今天,杰克多西直接推出了物理加强版的Nostr,这次叫bitchat,之前Nostr是需要通过网络中继器,现在bitchat则直接通过蓝牙在物理距离内实现点对点的加密通信,每个设备都可以充当客户端,然后同时也可以用于中继服务器实现多极消息跳转,类似于蜂巢原理,大量的蓝牙会形成一个本地可通信的集群,于是便会有大量的本地集群,其中重叠集群的设备就会成为中继节点,最终通过蓝牙设备打造一个无需网络的网络拓扑。
目前测试版和白皮书都已经出来了,不论结果如何,这可是杰克多西。
2.28K
不是FTX债权人,但非常建议中国的债权人们不要忍气吞声。
这事儿让我想起Blockone搞的EOS,当时靠ICO“骗”的钱买了十几万个BTC然后软跑路,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的。一些美国人咽不下气,搞诉讼或者集体诉讼,拿回了不少钱,但没听过一个中国人干类似的事,当然也不可能拿回来。
不要害怕在美国打官司,虽然贵,但美国是个讲法律的地方,只要你有理就不用怕。我们联合几家其他投资机构年初刚在美国赢了一个跨度三年多的官司,状告一个不靠谱的骗钱项目方,律师费花了不少,拿回来不多,里外里小赚,但毕竟让无良的人付出了代价,也是很解气。

Kay Capital2025年7月6日
Will 以前是我的投资人,现在是真的在帮 FTX 的中国债权人做事情(不是二次收割),洋文媒体都已经在报道了,请中国 Crypto 媒体帮帮他们🙏
23.37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