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生育危機的核心是經濟因素。 在我大約20個來自哈佛的親密朋友中,只有我們兩個在30歲時有孩子。這些人都是收入在同齡人中前1-5%的頂尖人士,在工作安全方面極其特權。 他們不生孩子,並不是因為擔心無法負擔。他們只是做其他事情。他們在歐洲旅行,或飛往拉斯維加斯看音樂會,或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個人興趣/愛好。他們有太多想在“有孩子之前”做的事情,所以他們在等待。 我同齡人中有很多人陷入一種靜止狀態,試圖無限延長他們的20歲。“千禧一代認為他們仍然是青少年,”正如Logo所說。 因此,我將生育危機視為一種精神問題。人們缺乏建立家庭的渴望。當文化上對個人成長、職業成就和“享樂”這些事情的重視遠遠超過生育時,他們為什麼會想要生孩子呢?成為父母並不是高地位的象徵,像成為創始人、醫生或獲得博士學位那樣。 經濟不確定性一直存在,並將永遠存在。這不會提高生育率。 生育率會在養育孩子成為首要優先事項時上升,而不是在一堆個人成就之後的第二或第三優先事項。這需要一種根本不同的文化敘事,讓人們圍繞一個比自己更大的項目重新定位。
Lei Gong
Lei Gong7月27日 05:21
生育危機並不神秘。世界各地的年輕成年人都不確定自己能否長期維持工作和體面的生活方式,因為他們不斷被提醒自己的生計依賴於市場和金融,而你卻期望他們考慮孩子的問題?
1.3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