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ny Rachitsky分享了自己與Madhavan Ramanujam的對話中最重要的一張幻燈片 用於確定理想定價模型的2x2框架: “這裡有歸因和自主性。 左下角是歸因和自主性都較低的象限。在這種情況下,最佳定價模式是基於座位或訂閱模式,因為你無法對你提供的價值進行太多歸因。 右下角是那些能夠證明更多歸因並展示他們實際帶來的價值的公司。但他們仍然沒有完全實現自主模式,仍然有人類參與。混合定價模式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如果你看看左上角,那些是高度自主,但在歸因上不強的產品。這些通常是後端或基礎設施類產品。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使用按消費量付費的模式。 你真正想要進入的是右上角的象限。那就是基於結果的定價模型。在這裡,你擁有很高的自主性和很高的歸因。你不僅僅是為交付的工作收費,而是為由AI交付、沒有人類參與的工作收費。 如果你想在AI領域取得成功,找到一種方法進入這個象限,因為那是魔力象限。
定價您的AI產品:來自400多家公司和50個獨角獸的課程| Madhavan Ramanujam 完整對話內容: • YouTube: • Spotify: • Apple:
源:
4.9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