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eBay在2005年以26亿美元收购了Skype,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私募股权公司(Silverlake)在2009年以19亿美元从他们手中购买了Skype,进行了大量投资,使产品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并在2011年以85亿美元将其出售给了微软。
这是私募股权成功的一个例子。

7月25日 04:44
所以有一个持续存在的观点在流传,内容是“私募股权公司收购优秀公司,然后将其搞垮,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且持续存在”。
这让我感到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收购公司然后去毁掉它们呢?难道他们不会亏钱吗?
私募股权公司据说也非常专注于利润,所以这一切都不太合理。我能想到几个可能的解释,但我从未得到过一个全面的答案,大家认为哪个故事是真的:
1)这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私募股权公司拥有的公司失败的比例与非私募股权公司相同。这只是媒体的恐慌。
2a)私募股权公司正在收购稳定的企业,并对其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扩展投资。有时这些投资不会成功,但如果成功,回报是巨大的。
2b)私募股权公司正在收购有高失败风险的困境公司。他们以低价收购,知道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他们扭转了业务,利润可能会非常可观。
在2a和2b中,你会看到私募股权公司拥有的企业失败率更高,但进行高风险投资可能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且期望值为正。
3)私募股权公司收购的公司,其各部分的价值总和超过整体价值——出售资产的价值比维持业务运营的价值更高。
4)私募股权公司涉及某种合同上的模糊性、肮脏的把戏或明显的不当行为,即使业务失败,他们也能赚钱。
情景(4)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对手是谁?如果私募股权公司在收购的业务失败的情况下仍能赚钱,那这些钱来自哪里?有时我听说他们“给企业背负了贷款”,这些贷款显然没有得到偿还……但大银行也是复杂的参与者。他们通常不会向不太可能偿还贷款的方提供贷款。那么,哪些大银行在这里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难道他们不会学会不再借钱给这些公司吗?如果不是银行,那谁在被欺骗?
这让我长期感到困惑,我很想知道大家的看法。通常被呈现为“私募股权公司是邪恶的吸血鬼,故意毁掉一切,因为他们享受人类的痛苦”,但实际的答案肯定比这更复杂。
如果没有PE的参与,Skype可能在2010年代初就被eBay“杀死”了。
多亏了PE,Skype获得了第二次“重启”。尽管这个产品已经被淘汰:Skype的(前)工程团队在布拉格等地现在正在构建Teams……(顺便说一下,很多Skype的功能变成了Teams!)
36.46K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