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Ebay 在 2005 年以 26 億美元收購了 Skype,但無法弄清楚該如何處理它。私募股權公司(Silverlake)在 2009 年以 19 億美元從他們手中購得,並進行了大量投資,使產品增長了許多,並在 2011 年以 85 億美元將其出售給微軟。
這是一個私募股權成功的例子。

7月25日 04:44
所以有一個持續存在的觀念在流傳,內容是「私募股權公司收購優質公司,然後將其搞垮,這是一個巨大且持續存在的問題」。
這讓我感到困惑:他們為什麼要收購公司然後毀掉它們呢?難道不會虧錢嗎?
私募股權公司據說也專注於利潤,所以整件事情聽起來不合邏輯。我能想到幾個可能的解釋,但我從未得到過一個全面的答案,大家認為哪個故事是真的:
1) 這其實並不發生,私募股權擁有的公司失敗的比率與非私募股權擁有的公司相同。這只是媒體的恐慌。
2a) 私募股權公司收購穩定的企業,並對其擴張進行高風險高回報的賭注。有時候這些賭注不成功,但當成功時,回報是巨大的。
2b) 私募股權公司收購有高失敗風險的困境公司。他們以低價收購,知道失敗的可能性很高,但如果能扭轉業務,利潤可能會非常可觀。
在2a和2b中,你會看到私募股權擁有的企業失敗率較高,但這可能是經濟上合理且具有正期望值的高風險賭注。
3) 私募股權公司收購的公司,其部件的價值總和超過整體價值——他們出售資產的價值比繼續經營業務更高。
4) 私募股權公司涉及某種合約上的滑頭行為、卑鄙手段或明目張膽的惡行,即使業務失敗也能賺錢。
情境(4)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對手是誰?如果私募股權公司在收購的業務失敗的情況下仍能賺錢,那麼這筆錢來自哪裡?有時我聽說他們「給企業加上貸款」,這些貸款顯然不會被償還……但大型銀行也是精明的參與者。他們通常不會向不太可能償還貸款的方提供貸款。那麼,哪些大型銀行在這裡一次又一次地被欺詐?難道他們不會學會不再貸款給這些公司嗎?如果不是銀行,那麼誰在被欺詐?
這一直讓我感到困惑,我很想知道大家的看法。這通常被表述為「私募股權公司是邪惡的吸血鬼,故意毀壞事物,因為他們享受人類的痛苦」,但實際的答案必須比這更複雜。
如果沒有PE的參與,Skype可能在2010年代初期就會被eBay「殺死」。
多虧了PE,Skype獲得了第二次「重啟」。儘管這個產品已經被淘汰:Skype的(前)工程團隊在例如布拉格現在正在開發Teams..(順便說一下,很多Skype的功能變成了Teams!)
36.46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