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Haotian | CryptoInsight
獨立研究員| Advisor @ambergroup_io | 特約研究員 @IOSGVC| 硬核科普 | Previously:@peckshield | DMs for Collab| 社群只對推特訂閱會員開放
來,教一教廣大項目方Builder如何“優雅地”蹭402概念:
1)首先自信點,這不是蹭概念,而是擁抱全新Agent Pay範式。
因為x402是一個開放協議框架,目前只是定了一小部分技術框架,包括EIP3009和原生USDC的適配性,在交互流程可編程性、可交互擴展、技術實現路徑等方面等待被定義、被延展、被貢獻,大家都有機會追上;
2)明白x402起勢能背後的邏輯,不是MEME,是技術創新“奇點”。
若還試圖以x402相關的代幣名稱快速推向市場,然後附以粗糙的網頁和cx風的推廣文案找KOL宣發一波,如果這就是x402的終局,玩xx人生豈不是更有優勢。x402是技術敘事重新掌舵的技術創新奇點,MEME只是調劑品,若以純MEME心態入局,啟程便終局;
3)x402支付賽道覆蓋足夠寬廣,但一定要找準核心生態位。
從最上游的Cloudflare到base生態x402,再到Facilitator、Provider等全程關鍵組件,以及Scanner索引和數據索引服務網站等等,都亟待刷新一輪。包括即將爆發的Launchpad之爭,Facilitator百花齊放,ERC8004的身份驗證標準融入,各類中繼層提供的跨鏈服務和批量結算優化等等。x402很可能復刻當年 @VitalikButerin 高喊zk-rollup的局面,那之後誕生了多少項目,多少機會,不言而喻;
4)x402技術門檻不高,但有很深的工程化能力護城河。
搭建Facilitator一個晚上,但要做到毫秒級響應,十萬百萬級併發等並非一日之功,同理運維Provider可以快速部署Agent,讓用戶快速上手體驗,但無縫的支付體驗和回饋才是核心競爭力。簡單並不意味著粗糙,複雜也並不等同於門檻。
5)x402 的應用前景無量,泡沫的起點邏輯是“場景先行”
過去幾輪大興infra之後都因場景落地無力而陷入困境,但Agent Pay目標就是解決實際“支付”需求,商業模式小到可以讓Crypto的基建適配高頻、小額、自動化支付的需求做一輪升級,大到可以顛覆傳統web2的廣告商業模式。所以,一開始,有具體落地場景的應用以及真正能產生持續性價值的infra才會收到追捧。
以上。
教項目方搭上x402的快車,你一定要問,散戶呢?很簡單,那些滿屏to da moon,喊著第一但卻無技術含量項目,基本都是面向IQ50定向收割的。
在x402這個技術密集型賽道裡,“看不懂”恰恰是最好的過濾器。真正的Builder在悶頭搭建你看不懂的技術棧,真正的創新在挑戰你的認知邊界。關注我,好好學習,才是硬道理!(羞)
Note:系列x402知識科普,騙局掃盲、技術拆解、商業勾勒、項目解讀等全方位內容正在持續更新ing,怕錯過的朋友可以掛個小鈴鐺🔔。感謝大家關注!謝謝
12.16K
不得不說,屬於SocialFi、GameFi賽道的builder們的黃金時代來了!
x402帶來的以支付為終點的結算消費模式,可以讓一些SocialFi擺脫純Tokenomics激勵的Ponzi困局,也能讓GameFi增加Play to Earn的可持續性。
為什麼?我就說一點,因為Person to Person 的遊戲邏輯和Agent to Agent 大為不同,人需要被持續激勵,總是想套利,會審美疲勞,而Agent的交互可以給予真實的服務價值,可以以更低的預期更長期的陪跑....Agent 唱主角,Tokenomics就可以達成“去人性化”,讓整個系統更加穩定和可持續。
過去,SocialFi和GameFi失敗的原因就一點:沒有滿足原生、無摩擦、高頻、低成本的“微支付”基礎設施。
現在,x402帶來了!
13.53K
總有朋友問我,x402賽道的龍頭是哪個?真是個頭疼的問題,我就談談看法吧👇👇👇
如果按照上一波AI Agent熱潮基於GOAT的開端的話, $PING 應該是龍頭,畢竟點燃了一個熱門敘事賽道;如果按照AI Agent的實用化>MEME屬性定位的話,應該是後來居上的 $PAYAI
但我覺得,距離真正的“龍頭”出現,還存在幾大變量:
1)剛剛經歷了一場慘無人道的黑天鵝事件,市場流動性枯竭期間,還沒有形成“合力”的資金能真正託舉一個新王出來;
2)現在的Crypto共識四分五裂,包括山寨幣價值為零的共識,幣圈提錢美股花的外溢共識,技術敘事不如MEME的邪修共識。各懷鬼胎,各自為戰,誰都不願意給別人擡轎子。這種環境下誕生的“龍頭”,充其量是個跛腳鴨,離全網統一的超級共識還差十萬八千里;
3)x402大批項目還在靜默Build期,我最近觀察到有十幾個。這其實是好事,因為單dev給Github買一些星星發幣的記憶實在太灰暗了,給這些真正有料有貨但需要打磨產品的團隊一點時間吧。那些純粹蹭的“前菜”大家也看不上,主菜還在devs手裏燉著呢;
4)x402賽道需要一段時間的教育時間成本,目前觀察整個輿論局勢,大部分人對x402的認識還不夠系統化,主要確實也沒有諸如一個layer2時代的 Vitalik、DAT賽道的Tom lee類似的x402領軍人物出現,x402協議、ERC8004的dev們還太工程師了。整個賽道沒有標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大家都在半懂不懂在吆喝,熱鬧是挺非凡的,但也就如此了;
5)要命的是,Base生態的“正統性”優勢沒發揮出來,手握原生USDC+EIP-3009+Google資源,但還打不出一個王炸,需要多給 @jessepollak 他們一點時間 。也好理解,x402火的太突然,打亂了很多項目方的出牌計劃。但好在,x402足夠開放,誰唱主角戲還未定。積蓄能量,到時候一個產品爆炸性推出就直接燃爆全場;
6)掌握行業龐大流動性和用戶的CEX陣營呢?我的確看到了OKX在穩紮穩打的向x402賽道注入產品力,bybit也躍躍欲試。至於Bn估計還在收拾MEME Rush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亂攤子。可是,現在市場需要的是CEX All in的決心。也許,需要再等等?
以上。
與其糾結誰是龍頭,不如關注下誰在真正Build。
26.57K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