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Haotian | CryptoInsight
独立研究员| Advisor @ambergroup_io | 特约研究员 @IOSGVC| 硬核科普 | Previously:@peckshield | DMs for Collab| 社群只对推特订阅会员开放
来,教一教广大项目方Builder如何“优雅地”蹭402概念:
1)首先自信点,这不是蹭概念,而是拥抱全新Agent Pay范式。
因为x402是一个开放协议框架,目前只是定了一小部分技术框架,包括EIP3009和原生USDC的适配性,在交互流程可编程性、可交互扩展、技术实现路径等方面等待被定义、被延展、被贡献,大家都有机会追上;
2)明白x402起势能背后的逻辑,不是MEME,是技术创新“奇点”。
若还试图以x402相关的代币名称快速推向市场,然后附以粗糙的网页和cx风的推广文案找KOL宣发一波,如果这就是x402的终局,玩xx人生岂不是更有优势。x402是技术叙事重新掌舵的技术创新奇点,MEME只是调剂品,若以纯MEME心态入局,启程便终局;
3)x402支付赛道覆盖足够宽广,但一定要找准核心生态位。
从最上游的Cloudflare到base生态x402,再到Facilitator、Provider等全程关键组件,以及Scanner索引和数据索引服务网站等等,都亟待刷新一轮。包括即将爆发的Launchpad之争,Facilitator百花齐放,ERC8004的身份验证标准融入,各类中继层提供的跨链服务和批量结算优化等等。x402很可能复刻当年 @VitalikButerin 高喊zk-rollup的局面,那之后诞生了多少项目,多少机会,不言而喻;
4)x402技术门槛不高,但有很深的工程化能力护城河。
搭建Facilitator一个晚上,但要做到毫秒级响应,十万百万级并发等并非一日之功,同理运维Provider可以快速部署Agent,让用户快速上手体验,但无缝的支付体验和回馈才是核心竞争力。简单并不意味着粗糙,复杂也并不等同于门槛。
5)x402 的应用前景无量,泡沫的起点逻辑是“场景先行”
过去几轮大兴infra之后都因场景落地无力而陷入困境,但Agent Pay目标就是解决实际“支付”需求,商业模式小到可以让Crypto的基建适配高频、小额、自动化支付的需求做一轮升级,大到可以颠覆传统web2的广告商业模式。所以,一开始,有具体落地场景的应用以及真正能产生持续性价值的infra才会收到追捧。
以上。
教项目方搭上x402的快车,你一定要问,散户呢?很简单,那些满屏to da moon,喊着第一但却无技术含量项目,基本都是面向IQ50定向收割的。
在x402这个技术密集型赛道里,“看不懂”恰恰是最好的过滤器。真正的Builder在闷头搭建你看不懂的技术栈,真正的创新在挑战你的认知边界。关注我,好好学习,才是硬道理!(羞)
Note:系列x402知识科普,骗局扫盲、技术拆解、商业勾勒、项目解读等全方位内容正在持续更新ing,怕错过的朋友可以挂个小铃铛🔔。感谢大家关注!谢谢
12.16K
不得不说,属于SocialFi、GameFi赛道的builder们的黄金时代来了!
x402带来的以支付为终点的结算消费模式,可以让一些SocialFi摆脱纯Tokenomics激励的Ponzi困局,也能让GameFi增加Play to Earn的可持续性。
为什么?我就说一点,因为Person to Person 的游戏逻辑和Agent to Agent 大为不同,人需要被持续激励,总是想套利,会审美疲劳,而Agent的交互可以给予真实的服务价值,可以以更低的预期更长期的陪跑....Agent 唱主角,Tokenomics就可以达成“去人性化”,让整个系统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过去,SocialFi和GameFi失败的原因就一点:没有满足原生、无摩擦、高频、低成本的“微支付”基础设施。
现在,x402带来了!
13.53K
总有朋友问我,x402赛道的龙头是哪个?真是个头疼的问题,我就谈谈看法吧👇👇👇
如果按照上一波AI Agent热潮基于GOAT的开端的话, $PING 应该是龙头,毕竟点燃了一个热门叙事赛道;如果按照AI Agent的实用化>MEME属性定位的话,应该是后来居上的 $PAYAI
但我觉得,距离真正的“龙头”出现,还存在几大变量:
1)刚刚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黑天鹅事件,市场流动性枯竭期间,还没有形成“合力”的资金能真正托举一个新王出来;
2)现在的Crypto共识四分五裂,包括山寨币价值为零的共识,币圈提钱美股花的外溢共识,技术叙事不如MEME的邪修共识。各怀鬼胎,各自为战,谁都不愿意给别人抬轿子。这种环境下诞生的“龙头”,充其量是个跛脚鸭,离全网统一的超级共识还差十万八千里;
3)x402大批项目还在静默Build期,我最近观察到有十几个。这其实是好事,因为单dev给Github买一些星星发币的记忆实在太灰暗了,给这些真正有料有货但需要打磨产品的团队一点时间吧。那些纯粹蹭的“前菜”大家也看不上,主菜还在devs手里炖着呢;
4)x402赛道需要一段时间的教育时间成本,目前观察整个舆论局势,大部分人对x402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化,主要确实也没有诸如一个layer2时代的 Vitalik、DAT赛道的Tom lee类似的x402领军人物出现,x402协议、ERC8004的dev们还太工程师了。整个赛道没有标准、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大家都在半懂不懂在吆喝,热闹是挺非凡的,但也就如此了;
5)要命的是,Base生态的“正统性”优势没发挥出来,手握原生USDC+EIP-3009+Google资源,但还打不出一个王炸,需要多给 @jessepollak 他们一点时间 。也好理解,x402火的太突然,打乱了很多项目方的出牌计划。但好在,x402足够开放,谁唱主角戏还未定。积蓄能量,到时候一个产品爆炸性推出就直接燃爆全场;
6)掌握行业庞大流动性和用户的CEX阵营呢?我的确看到了OKX在稳扎稳打的向x402赛道注入产品力,bybit也跃跃欲试。至于Bn估计还在收拾MEME Rush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乱摊子。可是,现在市场需要的是CEX All in的决心。也许,需要再等等?
以上。
与其纠结谁是龙头,不如关注下谁在真正Build。
26.58K
热门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