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0xTodd
持有人 & 研究員 |
@researchnothing 合作夥伴 |
@ebunker_eth 驗證器 |
做多比特幣,熱愛世界。
看來這次輪到我的號進入 ChatGPT 的灰度測試了😆
Plus 賬號可以體驗 GPT 官方的 AI Agent 了。
想重申一下我的觀點,上週晚上和 Amber 那次直播裡我也提到過:
1. 未來大模型 LLM 自己就會親自做 AI Agent,然後憑藉自己的入口優勢佔掉絕大多數市場。
2. 第三方 AI Agent 是個少見的邊際效應不會遞減的生意。你如果做 AI Agent 一直用其他大模型,你的用戶越多,你的成本越高。
3. 大模型自己的成本卻是第三方 Agent 的幾分之一。這樣的競賽太難了。
4. 第三方 Agent 只能靠獨家的數據,才能獲得一些護城河,儘管燒錢買數據這事,依然是這些大模型互聯網巨頭最擅長的。

3.61K
加密貨幣 ETF 越來越多了
比如 Bitwise 推的這個是一籃子 10 個加密貨幣組成的指數。
(雖然過去 N 年各家 CEX 推了好幾次都沒成功)
目前的進度是 SEC 先是批了,後面又指示暫緩,所以遲遲沒能上市。
另外,從這個 10 指數,你能看到很多端倪。
首先是美國優先
所以你能看到 XRP SOL SUI LINK Avax 甚至 DOT
PS:而且相比 SUI, Facebook 三傑之首 Aptos 看起來有點掉隊。
其次是交易所代幣被排除在外。
可惜了 BNB ,它實際是加密貨幣大盤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是 PoW 代幣裡,獨愛 LTC,卻不愛 BCH 和 Doge,可見 PoW 並不獲得額外優勢。
灰度的 GDLC 指數則更加保守,標的只有 5 個:
但是依然符合大體這個規則:
(1)美國優先
(2)不接受平臺幣
(3)PoW 並不具備特別優勢
當然,灰度 GDLC 情況也類似,先是被 SEC 批註,後又暫停。
根據相關知情人士分析,似乎中 SEC 中的某個委員反對提案進而導致被暫停,反對的理由是需要先有一個標準,才能上線這些指數型 ETF。




Nate Geraci7月23日 05:22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與市場部已經*批准* Bitwise 10 加密指數 ETF...
然而,與 Grayscale 數字大型資本 ETF 一樣,這項批准命令被暫停。
在我看來,這兩者都應該儘快被允許轉換/上架。
這是一個奇怪的情況。

107.54K
藉着 Jason 帖子聊個題外話。
以太坊 Staking 的進入/退出排隊時間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曾經,以太坊為了避免網絡參與共識的節點數量變化太快,導致不必要的波動(一切以穩定為主😂),所以設置了這個【流失率(Churn)】指標。
這個流失率,是隨著整體的 Staking 規模增加而緩慢增加,比如目前就是每 Epoch 最多新增/減少 8 個節點,如果按照單節點 32 $ETH 計算的話,也就是圖裏這個 256/epoch。
而以太坊一個 epoch 包括 32 個區塊,也就是 6.4 分鐘,每 6.4 分鐘之內,最多進入/退出 8 個節點。這才是限制以太坊 Staking 進出排隊的技術原因。
後續呢?所以以太坊推動了布拉格升級,允許單個節點存的 ETH 上限從 32 提到→ 2048 枚 $ETH 。
就是為了應對這種“大戶暴擊”式抵押或者解質押的情況。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假設這些退出的節點,60 萬以太坊屬於若干大戶的話,每人都從 32 改為 2048 節點打滿,那它們提現就會從 9 天排隊瞬間縮短到 3 小時左右。
也就是說——還沒等信息發酵呢,代幣就已經充值到 Binance OKX 了😂
當然,布拉格升級之後,大節點的採用目前是慢慢增加的,看了一下 beaconcha, 粗粗看大概有四五百人已經升級到了大節點模式。
後面以太坊的大節點肯定會越來越多,也見到越來越少的排隊時間。



陈剑Jason 🐡7月23日 09:37
這幾天關於突然出現超過50萬個ETH排隊解除質押的事情引起了不少討論,很多人擔心砸盤風險,目前到底是誰在如此大規模的解除質押還不得而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先說結論,這種集群級別的解除質押必然是某個單一機構的行為,下面會具體講到。
在以太坊進入POS的歷史上。如圖2所示,把時間線拉長來看,上一次發生如此大規模解除質押,是去年1月份Celsius破產清算急需用錢,瞬間也將50多萬個ETH解除質押,導致整個網絡驗證著隊列被堵住了7天,而這次又是同等規模的解除質押,目前整個網絡被堵住了8天,所以是誰又要破產了?還是說誰要獲利出逃了?(孫哥,是你的話眨眨眼👀)
但如果只從進入和退出質押排隊的情況來看,這次倒是不需要像上次那樣恐慌,上次是相比於解除質押的數量,進入質押的幾乎忽略不計,而這次如上圖所示,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天進入質押的排隊數量與退出質押平齊,所以差不多能對沖掉,倒是不用太慌。


12.76K
今天摸索出了一個教程留存,方便後面如果有人研究 EOS/Vaulta/$A 可能用到。
EOS 這個鏈還是挺複雜的,而且資料文檔比較分散。
首先 EOS 它現在改叫 Vaulta,代幣叫 $A,這個大家都知道了。
神奇的是,Vaulta 它現在居然還有兩條鏈並存:
一條是 EOS 傳統那種虛擬機的,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帶 RAM 機制的免費轉賬模式。
一條則是 EVM 兼容鏈,走的是以太坊 gas 機制。
兩條鏈互跨則是通過一個官方網關。
跨鏈的方式很有特色,就是直接給網關轉賬(eosio.evmin),然後備註 memo 放地址(0x1234……5678)。
更神奇的是,其實現在 $EOS 這個代幣依然是存在的,還可以和 $A 進行 1:1 互換。
而老 $EOS 的作用就是用於跨鏈。
推測是,由於 Vaulta 之前上線 EVM 時,Vaulta 還沒改名,所以這個跨鏈網關只能跨 $EOS。
所以創造了一個最神奇的局面:
在 Vaulta 上的代幣是 A
在 Vaulta EVM 上的代幣是EOS
儘管兩者 1:1 互換 😂
另外,幾個細節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不是要轉 A 給網關,要轉 EOS 給網關。
$A 怎麼換 $EOS ?
也是轉賬,是直接通過給 core.vaulta 轉賬實現的
另外跨鏈費用是 0.1 EOS
所以低於 0.1 EOS 會跨鏈失敗,嘗試了好幾次才成功。




11.38K
由於 $SPK 拉盤了
導致 Sparkfi 裡的穩定幣利率
性價比直接上去了


區塊先生 🐡 ⚠️ (rock #58)7月23日 11:42
有人是因為看那場直播才買到 $SPK 的嗎?✊🏼
LFG!!!
大概一個月前我在影片裡有特別提到幾個重點代幣, $SPK 就是其中之一🔥
還沒看的可以回顧一下 👉

47.13K
川普要把可口可樂裡的玉米糖漿(果葡糖漿)換成真正的蔗糖,他真的太懂了😂。
我最想做的兩個雙盲實驗之:
1.蔗糖可樂和果葡糖漿可樂,到底能不能喝出來;
2.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到底能不能喝出來?
人生未解之謎級別。


The White House7月17日 04:58
"我已經與 @CocaCola 交談,討論在美國的可口可樂中使用真正的甘蔗糖,他們已經同意這樣做。我想感謝可口可樂的所有權威人士。這將是他們的一個非常好的舉措——你們會看到的。這就是更好!" –總統唐納德·J·特朗普

8.33K
我最高興的就是看到,以太坊終於開始【實質性】推動主網 L1 提速。
目前以太坊平均 gas limit 已經爬升到了 3700w,很快會全面提高到 4500w,這意味著以太坊主網比以前 (3000w) 更快了 50% 左右。
畢竟,提高 gas limit 才是最立竿見影提高以太坊性能的方案。
其實特別好理解,你用的每一筆交易都要付 gas;而一個以太坊區塊能夠處理的 gas 的最大值,就是 gas limit。
比如我給某人轉 $ETH ,gas 消耗是 21000,一個以太坊區塊的 gas limit 是 3700w,意味著在 12 秒之內(一個區塊間隔),以太坊最多可以處理 3700w÷2.1w=1761 筆交易,理論峰值 TPS 相當於 146。
當然,因為轉賬 ETH 是消耗 gas 最少的方式,實際上複雜的 DeFi 交易會佔用更多的 gas。因此,ETH 的實際 TPS 要更低一些。
很多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麼以太坊不直接把 gas limit 提高到更高呢?例如之前說的四億上限,那樣豈不是更快?
你需要知道,以太坊作為一條區塊鏈——還記得區塊鏈的本質麼?就是賬本不可篡改。
而賬本不可篡改的前提是,全網的賬本副本足夠多。
而眾所周知,維護一個全節點賬戶是沒有補貼的。如果盲目提高 gas limit,會讓區塊鏈賬本變大,以至於讓節點們的負擔越來越重,進而讓全網帳本數變少。
以前的存檔節點已經到 20 TB 了,說實話,誰好人家常備 20 TB 大硬盤做慈善啊,所以過去真的沒法再增加 gas limit了。
因為一旦賬本數量減少,或者家用設備無法參與共識,這可是“動搖鏈本”。
那為什麼這次,以太坊卻輕鬆提高到了 3700w?
原因在於 Geth 最近發佈了 v1.16 客戶端,終於讓以太坊的存檔節點,從 20 TB 驟降到 1.9 TB,大縮 90%,所以才讓基金會和節點們,有膽量繼續提高 gas limit。
那為什麼能驟降 10x 呢?
這是因為,過去的存檔節點,採用【基於哈希的存儲模式】,而現在改為了【基於路徑的存儲模式(即 PBSS)】。
在過去的哈希模式下,存檔節點主打就是“應存盡存”,存儲完整的歷史樹版本;無自動修剪;所有數據直接堆放在主數據庫中,導致歷史數據高度重複冗餘。
而改為基於路徑的存儲模式後,節點通過路徑在樹中索引;不再無腦存儲所有值,只存儲差異值,這樣體積就可以非常緊湊,重複內容大大減少了。
此外,在數據庫中只持久化一個完整的狀態快照,對應最近 128 個區塊的全狀態。並且修剪 90,000 區塊(12.5 天)以前的數據,這避免了存儲所有歷史區塊的完整快照,大大減少了冗餘。
所以,正是因為存檔節點體積降低了,甚至一個 HDD 機械硬盤都可以跑了,以太坊主網才敢於直接提高 gas limit。
按照現在的方式,有序緩慢先提到 4500w,再提到 1 億上限也不成問題。
到時候,以太坊主網 L1 的 TPS 輕鬆突破 100 也不是難事,那時候作為“世界穩定幣結算層”,還是蠻夠用的。
最逆天的是,考慮到現在 Tron 這個逆天 gas 費(非能量模式下),甚至不遠的將來,我們能看到以太坊的費用比波場還低 😂




54.52K
看到新聞 @yalaorg Yala 的 TGE 選在下週,正是大餅剛剛新高,二餅勇攀高峰,流動性充裕,情緒 Fomo 的時間。
而回想當時 Babylon 的 TGE 時間則是不小心選在了 4 月中旬 ,也就是今年大餅唯一跌破 80K 的時候。
真的是時也命也。
有人曾問過兩者同爲 BTC Fi 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在 TGE 前夕開一個帖子來聊聊。
首先,是協議的實現方式。
Babylon 未來會有自己獨立的一條L1,使用比特幣抵押作為額外的安全保障,地位有點類似於比特幣側鏈。具體來說,$BABY 持有者來跑 PoS 節點,負責出塊;而比特幣抵押者負責驗證,做最終性簽名。
這樣的好處是,獨立 L1 性能更快,自由度大。
而 Yala,則是直接用以太坊作為結算層,不會發行自己的鏈,相當於封裝版比特幣。這樣,鏈安全性由以太坊保障,協議安全性的瓶頸主要集中在跨鏈橋和多簽上。
這樣的好處是,採用以太坊會獲得更好的兼容性,而且顯然,產品開發也會更快。
另外兩者的產品目標也不一樣。
Babylon 有了自己 L1 之後,會和其他公鏈一樣,發力 DeFi、RWA 以及各種應用。主打的是一個大而全。
Yala 把 BTC 跨到以太坊上之後,則是專注在穩定幣賽道。它讓 $YBTC 能夠超額抵押生成穩定幣 $YU (有點類似於 MakerDAO 中 ETH 超額抵押生成 DAI/USDS),所以 $YALA 是專攻穩定幣。
考慮到天才法案最近順利的進展,現在也是及時地借上了東風。
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其實就是——比特幣、以太坊和穩定幣,圍繞它們構建的應用,希望能夠錦上添花。


24.5K
0xTodd 已轉發
AI 正在影響Web3,AgentFi 會是下一輪浪潮的核心變數嗎?
明晚,將攜手行業 alpha,圍繞「AgentFi:AI 浪潮下的 Web3 智能體經濟新機遇」展開深度對談:
活動詳情🔽
日期:7月18日(星期五)
時間:20:00
語言:中文
嘉賓陣容:
- Haotian @tmel0211(獨立研究員)
- 0xTodd @0x_Todd(Nothing Research 合夥人 / Ebunker 聯合創始人)
- LaoBai @wuhuoqiu(前 ABCDE 投資與研究合夥人)
- Howe @0xcryptoHowe(Amber Group 實習生)
- Anne @AnneXingxb(Amber Group AI 研究員)
話題包括 Agent 創業機會、結構性變數、AI+Crypto 的融合路徑與未來展望。
歡迎收聽,一起預見智能體經濟的下一個爆點👉
明晚見!

4.58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