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一財經:"自2022年以來,人民幣貶值15%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需求疲弱,因此需要強有力且及時的逆周期政策來恢復貨幣的公允價值。"
根據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的張斌所說,"匯率主要是由人民幣資產在收益方面與海外資產的比較決定的,而不是由出口所獲得的外匯金額決定的。"
他接著指出「自2022年以來,中國的貿易順差與人民幣貶值之間的明顯差異,證明該貨幣現在被低估」,並警告「不要依賴貨幣貶值來抵消關稅壓力。」
他是對的。較弱的貨幣確實可以使中國的出口更具競爭力,但它也會降低國內消費在GDP中的比重,這意味著只有當它導致淨出口增長速度快於國內需求減少的速度時,才能實現擴張。
5/6 考慮到內需疲弱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中國大部分的生產是為了內部消費而非出口,並且世界對於吸收更大中國貿易順差的意願日益減弱,中國肯定會...
6/6 受益於更強貨幣的國內再平衡影響,但北京迄今仍然偏好支持國內供應的短期利益,而非支持需求方的中長期利益。
17.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