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Leo the Horseman (wartime arc)
我交易 GPU、鸡蛋和所有其他人类妄想。 |首席Janitor@ ████████
如果你能理解 Robinhood 的商业模式,你就能理解 aPriori。
Few.

aPriori ⌘7月26日 22:00
1/ 今天,我们宣布 Swapr:一个为您服务的 AI 驱动的 DEX 聚合器。
在传统金融中,订单流分段使得 PFOF 成为可能,价值流向经纪人和做市商。
Swapr 颠覆了这一点:它不是出售用户流,而是识别高价值用户并改善他们的执行。
5.45K
下午在车上读了一篇文章叫<Market Prices Are Not Probabilities>,挺受启发的,对于目前预测市场的主流论断进行了反驳,简单写下我的读后感。
目前预测市场乃至于 InfoFi 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具有充分流动性的订单簿上面的价格,是能比民调更能反应人群对于某事件的信念强度的。
这个 Infofi thesis 是相当美好的,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
“长尾押注的凸性会比其反面要高得多。”
这句话有点拗口,我试着翻译一下:凸性指的是回报函数对下注金额的弯曲程度。在这段时间的交易和信号筛选过程当中,我发现 Polymarket 上面除了专业的赌徒和 insider 外,主要分为“以小搏大”和“以大搏小”。
资金体量相对较小的时候,人们的击球点都会在赔率较高的点去下注,基本在 YES ∈[0.1, 0.5] 这个样子(NO 同理)。而大资金又习惯于在事件结算之前吃 [0,9, 1] 的固定收益。
又因为订单簿上面的流动性不足且在链上可见,大资金挂单或者直接市价买入会严重增加自己的交易磨损,所以大资金又会陷入一个经典的“墨西哥式僵局问题”,即每个人都被激励在最后一刻下注。
这就导致价格本身并不能很好地反应人们的信念,其中有相当大的 gap。所以众多机构直接引用 @Polymarket 上面的赔率数据作为另一种民调,是图省事而具有相当大的 gap 的。
那么预测市场完蛋了吗?如果价格和概率之间的 gap 有这么深,为什么 polymarket 还能成长起来并且取得相当好的成绩呢?
一个说法是,这种 gap 在数学上被很好的约束了,是一个极小项,本文就不展开说明了;
另一个说法是,如果人们都按照 Kelly 准则进行投注,那么市场价格等于交易者按财富加权的概率估计。这样的理性投注者会越来越有钱,最后他们的投注占比会越来越重要,市场价格就会充分逼近概率。
我觉得两个解释都比较扯淡,不太能说服我。但总会有一些新的解决方法,试举几例:
1. 设计非均匀连续预测市场。
2. Agent 参与投注的规模持续扩大。
3. 大宗的投注采用 RFQ。
......
以上废话并不妨碍在市场上小赌怡情,仅供自己周末的脑力训练,欢迎讨论。

13.76K
简单聊聊 @Kalshi 和 xAI 的合作,很多人认为是老马又当了一次墙头草,在两个预测市场巨头之间两边下注。大体如此,但是有细微差别。
Kalshi 宣布合作的主体是 @xai,grok 会生成一系列关于市场概况的总结,整合在网页之中。而 @Polymarket 宣布合作的主体是 @X。
尽管 xAI 已经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了 X(这个操作主要出于老马财务考量和 Grok 训练数据的合规问题),但这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团队。
Polymarket 和 X 除了调用 grok 以外,很大一个点是开发了 @AskPolymarket,高频调用 twitter API,收集用户对于哪些话题更感兴趣,同时基于现有市场给出带有赔率的事实判断。
@AskPolymarket am i right?

1.77K
Leo the Horseman (wartime arc) 已转发
所有的梦想都会在牛市实现
1. 世界的发展是非线性的。
大多数时间都在平淡中积累,等条件成熟,短时间内一切剧变。比特币的价格就是最好的例子:三年沉寂,一年大起大落。
2. 把握机会才能改变命运。
学会投机是一种谦虚,认识到个人的努力是有限的,必须抓住趋势变化的机会才有机会企及更大的成就。
3. Now or never。
机会都有期限,错过就再等四年,人生没有那么多四年。
4. 少加场内杠杆,多加场外杠杆。
牛市不止梭哈一种答案,也是创业,募资,发布新产品的聚光灯舞台。
币圈人不易。
希望大家享受牛市,“干一票就退休”,抓住每次机会让自己上一个台阶,解放掉束缚,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11.01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