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派對何時結束? 在過去的三個周期中,加密貨幣基本上生活在一個“實驗室環境”中——一個穩定的宏觀條件和低利率的世界——在這裡,比特幣減半事件和創新推動了市場向前發展。然而,這一次,每個人都在等待四年周期的簡單重複,但現實卻不同:加密貨幣首次面臨…… a. 實驗室外的宏觀轉變:從2022年的高利率體制,到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再到如今的降息預期,加密貨幣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在利率面前,它不過是小盤股或便士股票市場。宏觀力量壓倒一切。 b. 華爾街的接管:從ETF,到交易所上市,再到穩定幣和DAT,華爾街正在逐漸控制加密貨幣的金融層。這看起來很像1990年代末商品市場發生的事情,當時衍生品的金融工程使華爾街銀行能夠從傳統商人(如Glencore)手中奪取控制權。從那時起,華爾街成為全球商品市場中最重要的參與者。 如果這兩種力量構成了今天周期的主要邏輯,那麼大多數加密貨幣參與者仍然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轉變的深遠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仍在等待——也許是天真地——“山寨幣季節”。 但對於那些理解宏觀經濟和華爾街的人來說,這一變化只是增加了一個可以玩耍的資產類別。而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Bill Qian
Bill Qian14 小時前
關於加密圈的牛熊 最近和朋友聊到這個觀點。整個加密圈在過去三個周期都是在一個大環境穩定(低利率)的“實驗室環境”裡,完成了由比特幣減半和創新驅動的三個周期。這一輪大家都在等四年周期的複刻,期待刻舟求劍,但是這一次周期,是加密圈第一次遇到: a. 實驗室外的大環境的改變:從22年的高利率,到其間的衰退不確定性,再到最近的降息預期,加密圈開始發現在利率面前,自己只是一個小盤股或者粉單市場,宏觀對自己的影響是摧枯拉朽的。 b. 另外一個大環境干預,是華爾街開始接管幣圈,從etf,到交易所上市,穩定幣上市,DAT上市,這有一點像1990年末的大宗商品行業,因為華爾街衍生品的創新,華爾街銀行們正式從傳統的交易商(例如嘉能可)手上接管了大宗商品,從此以後全球大宗商品裡,華爾街成為了其中最重要的玩家。 如果以上兩點構成當下的主邏輯,那我覺得今天大多數加密圈裡的玩家,對於這個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認識還是不足的,所以大家(也包括我們自己)都還在期待是否有altcoin 山寨幣的機會。 而對於理解宏觀,理解華爾街的人來說,這又多了一個可以讓你玩的資產品類,是個好事。
4.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