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欧盟-中国峰会只发布了一份毫无意义的气候联合声明。 昨天,欧盟在贸易问题上向美国妥协。 这突显了未能深思熟虑与中国关系的后果所带来的代价,使其别无选择,只能屈从于美国的要求。 例如: 📌去年六月对中国电动车进口征收关税,导致双方互相加大贸易壁垒。 📌对被指控协助俄罗斯战争努力的中国和香港企业实施制裁,尽管中国警告会报复,上周仍有一些制裁措施。 📌对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批评不断增加,甚至促使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本月早些时候公开反驳。 这些举措可能完全可以理解——欧盟害怕俄罗斯赢得乌克兰战争,而中国则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失败。汽车产业是欧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一个日益分裂的欧洲中,向一些亲中的国家(匈牙利、西班牙)和一些强烈反对的国家(法国、荷兰、波兰)推销这种两难局面将会很困难,许多国家也无法将政治与商业分开。 下一轮欧盟选举要到2029年,期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但值得问的是,什么能让欧盟摆脱目前选择与一个现在知道可以利用它的伙伴结盟的孤独困境。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