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將犯下一個可怕的罪行,將宏觀圖表與戰壕狀態進行比較。在圖表犯罪中,這可能會導致逮捕。 但這裡有四個圖表總結了消費者情緒——在我看來,它對加密貨幣的影響。 今天早些時候,《華爾街日報》發布了一篇文章,強調了美國人日益增加的經濟壓力。其中一個突出的點是,預測的消費者情緒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該指標考察了失業、通貨膨脹、消費者支出和股票表現等因素的加權衡量。 一個突出的點是,消費者情緒處於低於2008年的水平,並且是有史以來最低的。在股市相對高位的情況下,這一切都發生了。它對不同收入群體的影響不同。《華爾街日報》昨天有一張不同的圖表按收入群體進行細分。 它顯示了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個人與收入較低的個人之間消費者情緒的差異。 從歷史上看,這本應是零售出價。個人在交易所上對隨機資產投入少量資金。這是過去流入L1、基礎設施項目和DeFi產品的出價。 但更高的經濟壓力也意味著,只有一小部分人群願意承擔越來越多的風險。你有兩個用戶子群體。 1. 一個完全離開市場 2. 一個承擔更高風險以“成功”的人 後者在傳統金融的 meme 股票市場中相當活躍。投機者時不時會接管市場,但我認為,曾經在加密貨幣中被稱為“交易所用戶”的大部分人現在正在押注投機股票。 這些用戶依賴於兩件事 1. 社交網絡上的信息流 2. 傳統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包括現貨和衍生品) 加密貨幣在第一點上做得相當好。信息流動得很快。但當 meme 幣變成“陰謀遊戲”或有不公正角度的遊戲時,市場就放棄了它。 下面來自 Dune 的數據展示了這一點。該指標跟蹤 meme 資產啟動平台上的活躍錢包。與特朗普推出他的 meme 代幣時的40多萬相比,現在降至±12萬。在此期間,加密本土 ETF 的管理資產規模(AUM)現在占比接近市場總值的6%(比特幣/ETH)。 在許多方面,這捕捉了市場的狀態。 1. 在一方面,機構出價或傳統資本池將繼續推動少數(前10名)市值資產不斷上漲。 2. 微型/小型市值的長尾可能會掙扎以形成相關性,除非它們的經濟飛輪能夠快速產生足夠的收入來積累自己的代幣。 3. 在此期間,投機性(或高度金融化)產品將繼續是零售用戶目前的集中點。 預測市場為遊戲帶來了林迪效應和公平性。捆綁、內幕交易或被拋棄的概率相對較低,這也是市場趨向效率的部分原因,市場將開始給予更多關注。 但在這樣的時期可以建立什麼?我認為有幾個產品類別將繼續重要。 1. 任何允許人們以安全保管存儲大盤數字資產並快速退出而不進行瘋狂投機的產品,仍然是一個開放的設計空間。這更關注金融教育,讓用戶接觸資產,而不是快速獲利。 2. 使金融化遊戲化並允許用戶獲得超額收益(想想 P2E 時代)的產品,將繼續相關。 互聯網部分之所以變得相關,是因為它能夠為小創作者提供超大的受眾規模。當涉及到個人財務時,這種等價物是什麼?我不太清楚——但也許加密貨幣未來的方向在於思考這個問題。
6.9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