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市场(如果它们发展起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毁灭社会的进展。🧵
我将此分析基于@goodalexander的优秀“基于氛围的经济”框架。 1. 将“胡说八道”定义为某事是否真实的无关紧要。
2. 将基于氛围的经济定义为一种能够通过胡说八道来吸引公众的能力在经济上具有中心价值的经济。 例子:乔·罗根所说的是否真实并不重要。他说得越多,它在让他变得更富有的意义上就越 "变得真实"。
显然,现任1600宾夕法尼亚大道的居民对此了解得和任何人一样多。 3. 现在考虑预测市场。它们是一种通过让参与者直接在这些氛围中拥有经济利益,从而去中介化氛围/废话生成过程的方式。
4. 可以说,预测市场是追求真理的,因为你会因准确的预测而获得奖励。但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反身性。如果预测市场的存在直接影响结果,那么它就不再是追求真理的了。
5. 一旦预测市场变得足够大,它就会从追求真相转变为追求自明之理。 考虑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关于“特朗普会在2028年竞选连任吗?”的预测市场。
如果市场很小,那就是一个真正的预测市场。它不会影响结果。 现在考虑一个每天交易数十亿美元的预测市场。人们在谈论它,思考它,想办法让它成为可能。现在这是一种*氛围*。
大量社会资源被投入到支持或反对它的论证中。这种资源的投入直接增加了罕见、可变事件发生的概率。 同样,非常可能的事件变得不那么可能。
6. 现在问问自己:这个过程对社会有好处吗?我认为显然没有好处。因为社会是一个脆弱而脆弱的事物。 A. 破坏某样东西比改善它要容易得多。 B. 坏事的显著性或氛围有着更大的自然受众。
7. 因此,预测市场自然会更倾向于"到2030年会有内战吗"这类问题,而不是"到2030年我们会发现反重力吗"这类问题。
8. 情绪(因此预测)的市场将被以下因素主导: (a) 无关的东西,消耗经济资源(体育) (b) 社会上负面的结果。
我相信 @mansourtarek_ 会强烈反对。但我真的很想听听他对例如"特朗普会在2028年参选吗"合约的伦理看法。 /END
@mansourtarek_ 根据回复的附录: “股票市场是预测市场,它们还好吗?” 我的猜测:是的,只要它们不会占据经济的过大比例,它们就没问题。
@mansourtarek_ 什么样的分数太大了? 我不知道,但看起来最有问题的角落(0DTE、迷因股票等)显然已经越过了界限。就像,MSTR 没有理由以其 BTC 价值的 2 倍进行交易。
@mansourtarek_ 好消息是经济非常非常庞大。因此,需要大量的金融市场交易才能使这种反馈效应引发实际问题。只要赌博化局限于某些股票和世界的角落,可能一切仍然没问题。
@mansourtarek_ 但没有保证这种情况会继续下去。
71.4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