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塞哥
19年入圈韭菜,沉迷Crypto無法自拔,數據分析,視頻聊專案 | B站:塞哥Web3 | 油管、小紅書視頻合輯:EvanCrypto17 | X 私信可能會被官方遮罩 | Telegram:EvanIs17 | ERC-7943 Supporter and @Brickken Ambassador
塞哥 已轉發
【圍剿“有毒訂單流”:Jump 要親自為 Solana 打造鏈上納斯達克了嗎?】
前兩天看到 Jump Crypto 發布一篇文章提出了 DFBA(雙流批次拍賣)這個概念,旨在解決傳統交易市場尤其是 CLOB 的固有問題,力圖消除不公平的速度競爭,保護市場參與者。
考慮到 Jump 與 Solana 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及近期 Solana 的融資情況和 SOL 版微策略的進展,個人認為 Jump 在這個時間點上提出 DFBA 是個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行為。
所以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對 DFBA 的理解(反正自己也研究了,就順便把我學到的精華再投餵給大家😆俗稱“吃了吐”)
另外非常感謝塞哥分享這個信息。在 crypto 這個異常浮躁的市場上,塞哥絕對是為數不多一直保持著本心在做投研的博主了,指路塞哥的分析👉
▰▰▰▰▰▰▰▰▰▰▰▰
文章分下面幾個部分,我會分幾個 thread 寫完,今天先寫上半部分。
上半部分:CLOB vs DFBA
1️⃣關鍵術語解釋(chiikawa 版):maker、taker、有毒訂單流、自然交易流、逆向選擇
2️⃣CLOB 的結構劣勢:最快的人拿走了最多利潤,MM 承受了最多損失,普通散戶也受到了一定損害
3️⃣Jump Crypto DFBA 運作機制:雙流設計、批次拍賣、統一清算價
下半部分:如何訂單分流
4️⃣訂單分流的“思想鋼印”——傳統金融的「Who, Where, How」框架
5️⃣加密貨幣如何復刻與“魔改”TradFi 訂單分流體系的「Who, Where, How」
6️⃣加密貨幣的終局之路在哪裡:DFBA、ZK 聲譽、意圖交易?
扯蛋(彩蛋?)環節
7️⃣Jump 的真實目的:打造 Solana 的鏈上納斯達克?
▰▰▰▰▰▰▰▰▰▰▰▰
🚩第一章:關鍵術語
首先要認識市場的三類主要角色,今天會頻繁使用 chiikawa 舉例子(其實很想做個低脂二創視頻,但我水平有限實在是搞不定,等以後吧)。
⭕️人物角色如圖所示:
-做市商 (MM/LP/maker):勤勞的“做市商小八”。
通過在市場上同時掛出買單和賣單,他們為市場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流動性,賺取微薄的買賣差價。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必須承擔價格波動的風險。
-交易者 (Taker):交易者可以分為兩種訂單流:
🌊自然流量 (Natural Flow):老實巴交“散戶吉伊”。交易的目的是滿足真實需求,例如投資或消費。他們對做市商而言是安全的、受歡迎的客戶。
🌊有毒流量 (Toxic Flow):他們是伺機而動的“黃牛烏薩奇”(黃兔子的皮,黃牛的心!)。這類交易者利用“信息或速度“優勢,專門捕獵那些“定價錯誤”的訂單。
他們的存在,是做市商面臨的最大風險——【逆向選擇】 (俗稱怕什麼來什麼),就是說,做市商小八最不想成交的對手方,偏偏就是最想和小八交易的人——烏薩奇。
▰▰▰▰▰▰▰▰▰▰▰▰
🚩第二章:CLOB 為何在區塊鏈水土不服?
CLOB 的規則很簡單:出價最高(或最低)的人先成交,同價則「先下單」的人先成交。
⭕️CLOB 的缺陷:CLOB 的本質是一場速度競賽。勝利永遠屬於跑得最快、消息最靈通的“烏薩奇”,他能搶在市場價格普及時,吃掉“小八”那些還未更新的過時報價,攫取利潤。
這場競賽導致了三個後果,如下圖:
-風險錯配:小八(做市商)承擔了幾乎全部的逆向選擇風險而虧損。
-贏家通吃:烏薩奇(高速交易者)拿走了本應屬於市場流動性的利潤。
-成本轉嫁:為了生存,小八不得不擴大自己的買賣價差,最終這份成本被轉嫁到了無辜的吉伊(普通用戶)身上。
另外,CLOB 在區塊鏈上的缺陷被放大,主要體現在:
-MEV 危機:區塊鏈的區塊生產者(礦工/驗證者)擁有重新排序交易的權限。他們可以看見所有待處理的交易,並成為市場中那個擁有最終決定權的“烏薩奇”,甚至摧毀“時間優先”的原則。
-Gas 費與延遲:鏈上高昂且不穩定的交易成本,讓做市商無法像在傳統市場那樣高頻地更新報價,使得他們的報價更容易“過時”,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流動性碎片化:加密世界的流動性分散在成百上千個 DEX 中,每個獨立的鏈上訂單簿都相對更薄,更容易受到價格衝擊和惡意操縱。
▰▰▰▰▰▰▰▰▰▰▰▰
🚩第三章:DFBA 如何重塑規則?
面對 CLOB 在區塊鏈上暴露出的危機,DFBA(雙流批次拍賣)不是在舊規則上打補丁,而是改變交易的核心——將競爭的本質從“速度比拼”,拉回到了“價格比拼”。
⭕️DFBA 的三大核心機制
✅【雙流設計 (Dual Flow)】:
系統強制將市場劃分為兩個獨立的撮合池:掛單(Maker)池和吃單(Taker)池,並設立鐵律:掛單只能與吃單成交。
這確保了做市商之間不會進行內耗式的零和博弈,而是專注於為擁有真實交易需求的“自然流量”提供服務,從根本上保護了流動性提供者的生態健康。
✅【批次拍賣 (Batch Auction)】:
系統不再是來一筆訂單就處理一筆,而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窗口內(如 100 毫秒)收集所有訂單。
在這個時間窗口內,烏薩奇無論是第 1 毫秒到,還是第 99 毫秒到,沒有任何區別。所有訂單都被視為“同時到達”。
烏薩奇最核心的速度優勢被瞬間剝奪,延遲套利策略失效。
✅【統一清算價 (Single Clearing Price)】:
在每個批次內,系統會匯集所有買賣訂單,計算出一個能最大化成交量的唯一成交價,所有在該批次內成交的訂單,無論最初報價如何,都以這個統一、公平的價格結算。
這意味著烏薩奇也無法點對點地狙擊小八那個“過時且定價錯誤”的報價,所有參與者都在同一條價格線上,價格歧視被消除。
⭕️對照理解:
為了方便理解,我把這三個機制分別找了對應的參照物,包括傳統金融中的批發商模型、美股集合競價,和 CoW Swap 這三個相似的案例。對比如下表。
⭕️黃牛烏薩奇的優勢如何被剝奪?DFBA 的高明之處
傳統思路是「識別壞人,然後禁止壞人」,但這非常困難,因為黃牛可以也常常偽裝成普通散戶。
DFBA 的思路是「改造環境,讓壞的行為無利可圖」。
我們推演一下在 DFBA 機制下黃牛烏薩奇的走向,如下圖👇
➤ 如果烏薩奇選擇作為“吃單方 (Taker)”:
▷ 他的訂單會被放入 Taker 池。
▷ 在這裡,他的速度優勢被「批次拍賣」和「統一清算價」廢除。
▷ 他被迫像一個普通的“吉伊”一樣,以公平的市場價完成交易,無利可圖。
➤如果烏薩奇試圖作為“掛單方 (Maker)”:
▷他的訂單會被放入 Maker 池。
▷在這裡,因為「雙流設計」他無法與其他做市商交易,也就無法攻擊同行。
▷他必須像“小八”一樣,老老實實地通過提供有力的報價和數量來競爭成交機會。
▷這等於讓黃牛從一個“掠食者”被迫變成了一個“建設者”。
⭕️結論: DFBA 通過其機制設計,讓烏薩奇基於速度的延遲套利策略失效了。它將所有參與者引導到兩條路徑上:要麼成為流動性提供者,要麼成為流動性需求者。
▰▰▰▰▰▰▰▰▰▰▰▰
但需要注意的是,DFBA 機制只解決了 CLOB 問題的一角——因“速度”造成的不公平競賽。但是區塊鏈交易需要兼顧很多的目標,不止是公平,還有效率、安全性、去中心化等等,甚至可能還需要考慮現有做市商的利益關係。
所以 jump 在文章中寫到「我們特意未規定如何確定 maker 和 taker,而是根據交易所自身的需求來決定」,並且給了一些案例。也就是說具體到如何進行“訂單分流”,這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且關鍵的議題,具體方式取決於多種綜合因素。
如何進行“訂單分流”這部分內容也蠻有意思,因為這個大方向裡包含了一些還沒 TGE 的重量級項目👊👊這個內容留到下半部分。
所以,螢幕前的小八和吉伊們,準備好迎接新的時代了嗎?可能以後再也沒有邪惡烏薩奇發來的有毒訂單了!(當然,這只是個理想情況,畢竟聰明的烏薩奇🐰們還可以研究市場然後轉向下一個套利策略…………)




58.24K
昨天把視頻轉到朋友圈,又有很多朋友評論或者私聊我說:你這也太像小 lin 說了吧,讓我改名“小 Sai 說”。
我也絲毫不避諱,就是參考(抄)她的剪輯啊,關鍵是抄都很難啊😭,如果你們真的研究過小 lin 的剪輯,那是真“大神”,我連 10% 都學不到的。
因為我沒有系統學過剪輯,所以只能從頭部博主到處借鑒,包括 JY 和他的剪輯、Van1sa 說實話都有學習他們的一些剪輯細節。@JYdmnLFG @bluehouroot @vanisaxxm
但做了好幾天的視頻後發出來後,並沒什麼流量(雖然比半年前好),我也是有點焦慮的,問題出在哪?發的時間不對?推特依靠互動推流算法嚴重?大眾不感興趣?搞得心煩煩的。
而後去重新看了小 lin 一個非常日常分享的視頻,裡面我覺得有一個點讓我想開了:
做視頻內容不是爆款邏輯,而是信任邏輯。
是的,我可以隨時隨地拍一個 OKX Meme,拍一個幣股撕逼的視頻來跟上“熱點”,隨便剪剪可能流量都好很多。
但那是我想要做的事嗎?顯然不是,因為那瀏覽量對應的數字,確切地展示了是有這麼多人看了我的內容,我得對粉絲或者別人負責。
我不想哪一天你點開我的視頻,只能看到今天這發生了啥,明天誰又和誰吵起來了,我想通過我的視頻真真切切地告訴大家——區塊鏈並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是一種很方便的技術,再讓大家少點上當受騙。
順便哎,賺點錢。
談到的另一個點是 內容體系,這是每一個內容創作者都應追求的。
這也是可能後續我會考慮出一些最基礎的內容,從小白的角度入手,聊聊一些基礎概念,然後再進階,最後再到深度投研。自成一個體系,不能今天這一拳,明天那一腳的。
最近由於自己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也在考慮辭職,轉向全職 Web3 這邊,那時候我相信我的內容會有更快的更新頻率與更高的質量,加油!


塞哥8月17日 18:00
「一山不容二虎,USDT 與 USDC 的明爭暗鬥」
⁉️是什麼讓 Circle 緊急開發公鏈,又是什麼讓 Tether CEO 口出狂言?
‼️前腳穩定幣《天才法案》剛通過,後腳兩家最大发行商就打了起來,傳統行業巨頭更受牽連!
歡迎觀看本期視頻,讓我們欣賞 USDT 與 USDC 之間的戰爭~
27.59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