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看到加密貨幣領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ETH 財庫公司在資本流動和監管套利的角度上,迅速超越了 BTC 競爭對手。 這一趨勢受到幾個關鍵因素的驅動: 1. 顯著的資金流入和不斷增長的 ETH 持有量 自 2025 年 6 月初以來,ETH 財庫公司一直在進行激進的收購。像 SharpLink Gaming、BitMine Immersion、Bit Digital 和 BTCS 等公司共同收購了大量以太幣。估計他們在 7 月單月購買了大約 876,000 ETH,其中一些公司如 SharpLink 目標是累積 1% 的總 ETH 供應量。 雖然以 (Micro)Strategy 為首的比特幣財庫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套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大量 BTC 的操作手冊,但 ETH 財庫的出現標誌著企業數字資產策略的多樣化。 這些新的以 ETH 為重點的公司正在積極從公共市場和私人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專門用於收購 ETH。 2. 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和收益生成 質押作為核心組成部分:ETH 和 BTC 財庫公司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它們產生收益的能力。與主要提供資本增值的比特幣不同,以太坊轉向權益證明 (PoS) 使 ETH 持有者能夠質押其資產並獲得獎勵。ETH 財庫公司正在利用這一點,通過質押其 ETH 儲備來創造運營收益,這在 BTC 持有者中通常是不可用的。這一收入組件使 ETH 作為財庫資產更具吸引力,因為它可以產生被動收入。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和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ETH 財庫也越來越希望與更廣泛的以太坊生態系統整合,包括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協議和現實世界資產 (RWA) 的代幣化。這使他們能夠探索額外的收益生成機會,並與網絡的實用性進行戰略對齊。 運營實用性:對於一些公司如 Coinbase 來說,持有 ETH 不僅僅是一種財庫策略,還是深度運營的,因為以太坊為他們的許多核心服務提供支持,包括質押、DeFi 和 NFT。
監管套利與機構吸引力 "華爾街保護伞":對於大型 BTC 持有者的 "主權保護伞" 概念,國家可能會將大量持有視為有吸引力,現在正擴展到 ETH。隨著 ETH 國庫累積了相當比例的 ETH 供應(例如,5%),它們可以受益於類似的 "華爾街保護伞",吸引機構興趣,並可能導致更有利的監管待遇。 與傳統資本市場的更緊密聯繫:以太坊越來越被視為與傳統資本市場更緊密相連,這可能成為價格驅動的關鍵因素,也是機構投資者的進入點。現貨以太 ETF 的持續發展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提供了一條受監管的接觸 ETH 的途徑。 增益加強的加密代理:一些市場觀察者建議,ETH 企業外殼可以因為傳統市場的低效而創造 "高收益加密代理"。通過將質押的 ETH 包裝在企業結構中,公司可以為投資者提供 ETH 的接觸,並增加收益組件,吸引那些尋求更熟悉或受監管的投資體驗的人。 監管明確性(發展中):雖然全球對加密資產的監管框架仍在發展中,但 ETH 的機構採用增加以及通過質押和 DeFi 專注於產生收益的活動,可能會促使監管機構提供更多的明確性,並可能對 ETH 相關活動提供更有利的待遇,與更新興且不太被理解的廣泛加密市場的其他方面相比。對穩定幣的關注,許多穩定幣是基於以太坊構建的,也促進了這一點,因為監管機構正在積極開發這些資產的框架。 總之,ETH 國庫公司不僅僅是在複製 BTC 國庫的操作手冊;它們正在通過質押產生收益並與以太坊更廣泛的生態系統效用相結合來創新。這與監管套利的潛力以及對 ETH 日益增長的機構需求相結合,使它們在加密市場中成為一股重要力量,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並可能在戰略重要性上超越其 BTC 對應物。
3.1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