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为什么马卡龙被骂得这么惨?
我个人做app觉得马卡龙的结果完成度比v0好一些,甚至还充了一个月会员鼓励,后来发现公众号标题越来越不对劲,今天很多博主出来说马卡龙是agent行业冥灯了,所以做如下思考:
1)对“一刀切”营销手法的反抗。
在To B时代,做大客户靠的是“打品牌+不出错”,所以满屏“颠覆”“革命”大家还能接受,对大公司而言是战略叙事。但当一个startup也喊出“超越扎克伯格”这种口号,的确是过度包装了。
其实马卡龙的定位并不差,personal agent加上人文关怀的角度也挺好。但营销一上来就拉满,反而触发了用户的逆反心理。再叠加近半年各种真假参半的AI产品横飞,消耗了大量用户的精力。像我这样愿意花1–3小时亲自体验每款新产品的重度用户,几次失望之后情绪自然集中爆发。
2)市场还在“大而全产品”到to c小精品的过渡期。
目前用户只愿意接受两类创新:要么是deepseek这种“国运级”突破,要么是大科技公司的重大更新。连Manus这样的产品都会被挑刺(自媒体/用户的鄙视链和偏见比builder强无数倍),更别说初创公司了。
但现实是,很多在2023年拿到VC资金的团队,到2025年终于推出第一代To C产品,不可避免要面对市场和用户的严刑拷。
类比游戏行业,早期玩家只认“大作”,但随着市场成熟,逐渐细分出MOBA、FPS、JRPG等品类,甚至出现了独立游戏这种小作坊生意。长期来看,To C产品无法提供统一标准的体验,但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标准的缺失只能靠分类细化去解决,而不是一刀切的批判。
AI To C产品也是一样:它既会有基建型“大作”,也会有小而美的独立精品。市场必须接受这种并存格局,才算真正进入成熟期。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