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減退:全球價格決定的重大變化】 七月的全球PMI快報顯示,通脹壓力同時減退,貿易戰也已結束。造成價格上漲的供應限制和政策因素正在消退。 簡而言之:供應限制和價格,無影無蹤。 讓我們仔細看看 👇
Robin Brooks
Robin Brooks7月24日 23:34
全球貿易戰正在結束。今天的2025年7月全球快閃PMI顯示,對美國的關稅所帶來的通脹衝擊也在結束。產出(藍線,左上角)和投入(紅線,左上角)價格的上行壓力正在減弱。沒有任何地方顯示供應鏈中斷的跡象。
<供應限制的記憶正在消退> 美國、歐洲和日本的PMI交貨時間(黑線)正接近零。 顯示供應限制的「交貨時間延長」已經完全結束。 特別是在美國,曾經飆升至最高+12的交貨時間現在已經回歸到正常水平。 這證明了曾經是通脹「原材料」的供應衝擊不再存在。
<價格鏈也已平坦化> 就像是一個沒有漣漪的池塘。 在美國,無論是輸入價格(紅色)還是輸出價格(藍色)都在+1或以下。 同樣,在歐元區、英國和日本,價格壓力正在全球減輕。 美國關稅的通脹效應似乎已經完全被吸收。
<全球關稅戰的結束> Capital Economics 指出「關稅的減少效應」。 美國在 2023-24 年的重新關稅攻勢暫時推高了 PMI 價格。 然而,現在,全球製造業已經完全度過了那一波。 「政治成本」終於不再是通脹因素。
<接下來的價格驅動因素是什麼?> 通脹的核心從「成本」→「價格」→「心理」傳播。 現在成本因素已經消失,推動價格的因素是供需,還是工資? 黏性通脹是否仍然存在,還是我們真的已經進入了解決的階段? 下一個問題是關於「價格設定權力」的位置,不是嗎?
1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