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qinbafrank
Investor in Crypto、TMT、AI ,跟蹤最前沿科技趨勢、野生巨集觀政經觀察、研究全球資本流動性、週期趨勢投資。 記錄個人學習和思考,經常出錯常態掉坑爬坑。 Runner🏃
川鮑博弈看起來劇情正在朝著之前聊到川普的最佳劇本演化:即鮑威爾主動辭職。把美聯儲大樓翻新超支的問題搞大,翻新超支可以看瀆職、在國會聽證會上虛假陳述是做偽證(但凡鮑威爾在某些關鍵點上含糊其辭都能被歸為虛假陳述的大籮筐裡),然後通過媒體無限放大,放棄貨幣政策路徑之爭把火力聚焦在瀆職和虛假陳述上,給鮑威爾造成極大的輿論壓力,逼著他主動辭職。
就看鮑威爾是繼續硬抗維護美聯儲獨立性的歷史使命,還是扛不住壓力主動辭職。如果鮑威爾真的扛不壓力辭職短期對市場也會是個衝擊,債券衛士們擔心未來長債失控,短期也會提高長債收益率,風險資產承壓,如之前聊到的這個衝擊力度應該是中小級別的。
一旦川普確定了繼任人選,市場估計會解讀為“鴿派轉向”,預期美聯儲將在沒有衰退的情況下被迫降息,屆時恐慌情緒會緩解回升。


qinbafrank7月17日 07:01
關於昨晚穿出來川普試圖解僱鮑威爾,如之前的觀點:無故解僱鮑威爾實則衝擊了美國法律賦予的美聯儲的獨立性地位(挑戰憲政體制);而無論是喊話鮑威爾還是推動美聯儲理事們跳出來反水支持降息,還是說提前確定下一任美聯儲主席,還有拿美聯儲大樓裝修超支試圖讓鮑威爾主動辭職,都是在憲法法律框架下的政治博弈。解僱鮑威爾並不是最優選擇,讓鮑威爾主動辭職才是。
鮑威爾未來十多個月可能:1)主動辭職;2)幹到任期結束但川普提前提名主席人選;3)被解僱。對於川普來說最佳劇本自然是1),次優是2),當下市場更關注新主席上任後的利率政策路徑。當然若是3)還是會造成一定衝擊,只是力度應該不大。

3.75K
桂林說的沒毛病:我們無法預測整體市場的頂部,預測各別幣種的頂部也很難,能做到的就只有合理的規劃自己的倉位和策略去應對我們無法準確預測的市場走勢;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錢就好

陈桂林8 小時前
牛市越瘋狂,我們越要冷靜
昨天沒發推,而是靜下心來把這幾天的思考做了一個總結和梳理:
第一個問題,這輪整個加密貨幣圈子敘事的主線是什麼?
#BTC 15000➡️120000
整個非典型牛市已經持續了兩年半,為什麼說這是一輪非典型牛市?因為這是一輪在緊縮週期中爆發出來的牛市。
刨除牛初整體加密的超跌反彈(22年大熊後)衍生出的各種後來被證偽的敘事(L2,模塊化等等),再刨除牛中由於整體流動性不足而衍生出來的超級MEME賽季這兩個支線故事;從整體的視角去看,幣圈內部依然沒有什麼讓人興奮的主線敘事,這輪牛市基本可以定義為在20-21賽季東西易手之後,由美國主導的“資本牛”。
這樣牛市的特點是,山寨會在每一輪小級別的趨勢行情中都超跌反彈,而比特幣一路長虹。
第二個問題,以太坊
#ETH (1300➡️3800)
順著第一個問題的思路,來看以太坊;那麼看以太之前,不如讓我們來先解構大餅這輪牛市的各個階段15476➡️30000,是經歷深熊之後的超跌反彈,但是30000之後呢?到現在的12萬?降息預期?ETF預期與ETF通過之後的資金流入?
如果把整個大餅從2023年10月突破3萬之後的走勢連起來看,我們就有了答案。
這整個區間(202310➡️現在)太平嗎?中間有沒有利空?日本利率問題、戰爭問題、川普就任之後的利好盡出,關稅戰......但是耽誤大餅一路上漲了嗎?不但沒有耽誤,反而是一路新高,我想說一句這就是“麥克賽樂們”的頂級陽謀。
為什麼說要先解構大餅?因為大餅是以太已經跑出來的模板,現在可以看到的是,資本有在以太身上複製大餅的路的端倪;
為什麼以太從1300到3800這麼快,不給人一點點反應的機會?除了初期盤整了一下,之後基本一路盯著小級別的技術指標上?
因為這條路熟啊,太熟了,大餅剛剛跑完。
第三個問題:接下來的思路
順著梳理清楚的思路,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幾點結論:
1,山寨就是陪跑的,起碼在幣圈出現足夠讓人興奮的內生敘事之前,山寨整體只能是超跌反彈的陪跑;你覺得在數以萬計的幣種中選出3-5個10000%漲幅的幣種容易?還是在大餅或者是以太上吃一個100%容易?
如果你想博弈前者的收益,那麼不妨看看,自己的倉位跑贏大餅和以太的漲幅了嗎?
2,要給以太足夠大的想象空間,這題雖然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畢竟追高都是苦命人,我們的交易體系,我們的技術體系,是天然的會排斥這種情緒和資金主導的上漲的;
3,牛市中,技術指標,特別是小級別的技術指標是失效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技術流交易者在這輪踏空,或者中間下車;
超買?背離?等回調?等回調的結果就是下車了就難上車;因為牛市從來都是情緒,而不是什麼技術,因為牛市是非理性的。
最後
牛市是一場偉大的撤退
我們無法預測整體市場的頂部,預測各別幣種的頂部也很難,能做到的就只有合理的規劃自己的倉位和策略去應對我們無法準確預測的市場走勢;
止盈沒有錯,追高也沒有錯,錯的是止盈之後的追高,追高之後的不止損,是不止損之後的被瘋狂的情緒侵蝕後的被反覆收割。
還記得前幾天看股市大神的說法:進攻之後,第一個想到的永遠都要是防守;而沒有進攻的防守不叫防守,叫虧錢;能做到在攻守之間達到平衡是一門頂級技術;
我想說,別想太多,更別想要太多,在簡單的行情裡,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該賺的那份錢吧!

12.14K
用更大的泡泡來為大美麗法案買單,一週前跟朋友聊到:大美麗是對整個整個市場的利好;穩定幣法案是對幣市的大利好,穩定幣法案之後還有數字資產市場創新法案 ,要說長期大風險就是在於得要吹起一個更大的泡泡來、最終泡泡也會破。今天看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也持有同樣的觀點:為大美麗法案買的只能靠大泡沫。
我的邏輯在轉發上午的推文裡有詳細聊過,Hartnett的邏輯在於:
華爾街將提前佈局美聯儲“投降”,美國政策將從2025年上半年的“戒毒所模式”(即高利率、緊財政、去泡沫)轉向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的“名義GDP繁榮模式”(即利率下調、減稅、減關稅)。
這是特朗普在“放棄削減開支”後,為降低債務/GDP比率的唯一辦法,也就是通過刺激名義GDP增長來稀釋債務。之前我也聊過這點
Hartnett重申,為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融資的最易路徑是製造“一個美麗的大泡沫”。我的理解是在大美麗法案繼續推高美國債務規模的情況下、川普貝森特一定會尋求持續降息。尤其如果特朗普強行罷免美聯儲主席,市場會立即解讀為“鴿派轉向”,美聯儲將在沒有衰退的情況下被迫降息,進一步吹大泡沫。
Hartnett認為未來最大的泡沫信號將是:股票完全無視通脹預期上升和債券收益率而創下新高。
Hartnett提出四大最佳交易策略:
1)做空美元(美元貶值)
2)做多黃金/加密貨幣(對沖無政府狀態)
3)做空30年期美債(美聯儲在繁榮而非蕭條中降息)
4)做多美國科技股與EAFE/新興市場價值股的啞鈴組合(對沖泡沫)



qinbafrank7月21日 11:55
從財政擴張2.0的角度梳理過去幾個月市場走勢以及未來怎麼看?上週五大家談space聊到近期市場走勢,把當時的語音放出來。1、整體來說4月中以來市場是有兩波走勢:
第一波4月中到6月初上漲然後小調整,這一階段主要推動力是川普轉向
第二波是則是從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以伊衝突停止為起點到現在(暗含美國並沒有放棄全球領導力
7.9月關稅截止日期延緩(當時聊到市場還會再次買單
上週通脹符合預期、財報季開門紅,
當然對於幣市還有特殊的在於穩定幣法案通過數字資產市場結構法案提上日程。
這兩個階段特點:4月中是大餅比美股先反應,6月底則是美股更強勢
2、未來怎麼看?
1)之前聊過以大美麗法案通過為標誌意味著川普第二任期的政策從緊縮性政策開始過渡到擴張性政策階段,從剛開始追求降本增效到開始追求經濟增長,之前這裡有聊過大美麗法案的意義
2)很多人忽略了23-24年美聯儲處於貨幣政策收縮階段(加息、縮表),是拜登政府的《基建法案》《科學與芯片法案》為代表“拜登經濟學”財政擴張政策是市場走勢的最底層支撐邏輯。在23年底 這兩篇關於財政政策與流動性的推文裡有聊過這一點。所以稱之為財政擴張1.0,現在川普是財政擴張2.0。
中長期來說又是對市場形成了新的支撐,財政擴張2.0裡未來還會伴隨的利率大概率繼續走低(今年年內一到兩次降息、明年會繼續,繼續維持去年三季度關於未來兩年內有限度寬鬆的判斷
3)對於幣市最大的推動力就在於《穩定幣法案》和《數字資產市場結構法案》帶來的穩定幣浪潮、幣股融合趨勢、rwa真正落地,更大的mass adoption
財政擴張2.0是整個宏觀市場最底層的支撐邏輯,穩定幣法案和數字資產市場結構法案是對加密資產的支撐邏輯,這是中長期市場堅實基礎。
3、未來可能的風險是哪些?
1)但是之前也有聊過財政擴張2.0最大的政策約束就是美國債務規模越來越大,雖然美債沒有違約暴雷的危機,但是會有長債收益率走高壓制市場風險偏好衝擊風險資產的風險
2)而從短期來看,8月1號關稅截止日期,之前在關稅川普想要什麼?的推文裡
風險在於川普絲毫不讓,歐盟、日韓很難妥協(感覺他們希望的川普的讓步並不大),8月1號新關稅就落地了,會對市場帶來一定的衝擊。特別是川普開始厭煩一直被人說關鍵時刻總是退縮,上週華爾街日報說川普是在貝森特的勸阻下才放棄貿然解僱鮑威爾,今天川普就發文說“不需要誰給我闡述厲害關係,只有我向別人解釋”,惱怒情緒可見一般。就是我們不能期待川普一直會妥協。
當然如果沒談攏直接宣佈落地,個人以為這個衝擊力度應該是要遠小於4月初的水平的,美股也就是小級別的調整幣市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然後貝森特出面斡旋,也有可能把加上去關稅再削減下去,到時也是再上車的機會。
短期內還要關注下通脹走勢,個人觀點一直都是關稅帶來的商品通脹走高會被能源通脹、服務業通脹走弱對沖掉
總的來說,中長期邏輯堅實,這中間會有幾次小級別的風險衝擊帶動市場回調調整,但再出現類似3、4月份的那種超大級別風險衝擊個人看概率不大。

51.87K
從財政擴張2.0的角度梳理過去幾個月市場走勢以及未來怎麼看?上週五大家談space聊到近期市場走勢,把當時的語音放出來。1、整體來說4月中以來市場是有兩波走勢:
第一波4月中到6月初上漲然後小調整,這一階段主要推動力是川普轉向
第二波是則是從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以伊衝突停止為起點到現在(暗含美國並沒有放棄全球領導力
7.9月關稅截止日期延緩(當時聊到市場還會再次買單
上週通脹符合預期、財報季開門紅,
當然對於幣市還有特殊的在於穩定幣法案通過數字資產市場結構法案提上日程。
這兩個階段特點:4月中是大餅比美股先反應,6月底則是美股更強勢
2、未來怎麼看?
1)之前聊過以大美麗法案通過為標誌意味著川普第二任期的政策從緊縮性政策開始過渡到擴張性政策階段,從剛開始追求降本增效到開始追求經濟增長,之前這裡有聊過大美麗法案的意義
2)很多人忽略了23-24年美聯儲處於貨幣政策收縮階段(加息、縮表),是拜登政府的《基建法案》《科學與芯片法案》為代表“拜登經濟學”財政擴張政策是市場走勢的最底層支撐邏輯。在23年底 這兩篇關於財政政策與流動性的推文裡有聊過這一點。所以稱之為財政擴張1.0,現在川普是財政擴張2.0。
中長期來說又是對市場形成了新的支撐,財政擴張2.0裡未來還會伴隨的利率大概率繼續走低(今年年內一到兩次降息、明年會繼續,繼續維持去年三季度關於未來兩年內有限度寬鬆的判斷
3)對於幣市最大的推動力就在於《穩定幣法案》和《數字資產市場結構法案》帶來的穩定幣浪潮、幣股融合趨勢、rwa真正落地,更大的mass adoption
財政擴張2.0是整個宏觀市場最底層的支撐邏輯,穩定幣法案和數字資產市場結構法案是對加密資產的支撐邏輯,這是中長期市場堅實基礎。
3、未來可能的風險是哪些?
1)但是之前也有聊過財政擴張2.0最大的政策約束就是美國債務規模越來越大,雖然美債沒有違約暴雷的危機,但是會有長債收益率走高壓制市場風險偏好衝擊風險資產的風險
2)而從短期來看,8月1號關稅截止日期,之前在關稅川普想要什麼?的推文裡
風險在於川普絲毫不讓,歐盟、日韓很難妥協(感覺他們希望的川普的讓步並不大),8月1號新關稅就落地了,會對市場帶來一定的衝擊。特別是川普開始厭煩一直被人說關鍵時刻總是退縮,上週華爾街日報說川普是在貝森特的勸阻下才放棄貿然解僱鮑威爾,今天川普就發文說“不需要誰給我闡述厲害關係,只有我向別人解釋”,惱怒情緒可見一般。就是我們不能期待川普一直會妥協。
當然如果沒談攏直接宣佈落地,個人以為這個衝擊力度應該是要遠小於4月初的水平的,美股也就是小級別的調整幣市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然後貝森特出面斡旋,也有可能把加上去關稅再削減下去,到時也是再上車的機會。
短期內還要關注下通脹走勢,個人觀點一直都是關稅帶來的商品通脹走高會被能源通脹、服務業通脹走弱對沖掉
總的來說,中長期邏輯堅實,這中間會有幾次小級別的風險衝擊帶動市場回調調整,但再出現類似3、4月份的那種超大級別風險衝擊個人看概率不大。


qinbafrank7月16日 20:53
剛剛公佈的美國6月ppi數據全都不及預期也都低於前值,特別是ppi及核心ppi月率環比都是0%,大幅不及預期。ppi作為批發環節的價格指數是通脹cpi和pce數據的上游,預示著6月pce數據應該很不錯,甚至對7月通脹數據也有先行指示。是一個利好市場的數據,前天說“貪婪比恐懼更難逆轉”這無疑更加提振市場情緒和未來的降息預期。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從生產商到批發商的環節,都大幅走低完全沒有體現關稅的影響。個人覺得原因有兩個:
一是今天在“關稅上川普到底要什麼?”這條推文
二 服務業的走弱,6月ppi數據不及預期大部分還是得益於服務業價格的下滑。昨天cpi數據裡核心cpi環比也是低於預期的。之前



69.31K
6月底還聊到大A,去年924之後三次上衝被壓制終於是被突破了。


qinbafrank2025年6月25日
大A反應還是很快的,昨天鮑威爾國會聽證會講話略有降息鬆口,國內降息預期就起來了(5月份在美聯儲不降息之前已經先降過一次、現在聯儲有鬆口國內自然降息預期更盛);
下半年還有IPO開閘預期利好券商業績;
昨天國泰君安國際獲批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牌照,其他在香港有子公司券商都有獲批牌照的預期;
川普昨天表態希望東大買美國石油釋放關係緩和預期。
看上證自去年9.24之後這是第三波嘗試向上突破了。都說事不過三,這次是不是能如願以償呢?
31.07K
從資產角度、資金角度和時間維度來看三位老師的精彩討論,下面這個截圖把三位的觀點正好放在一起看。這裡跟@Guilin_Chen_ 桂林的觀點很類似,@lanhubiji 藍狐老師和@TingHu888 T大兩位說的都非常在理,其實兩位是從不同的視角去看的:前者是資產的視角,後者是資金是視角。
何為資產的視角?核心是思考這個資產(股或幣)標的的基本面如何?成長性如何(其業務和生態的發展狀態和增長速度)?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維度能不能保證持續成長,能不能保證在產業裡的生態位持續領先?
這裡還需要動態去追蹤:1)這一兩年行未來三五年可能會發生變化(從高速成長失速變成穩健發展);2)或者這一兩年不行但是因為其核心能力還在戰略正確、節奏得當過一兩年之後又行了(困境反轉)。
何為資金的視角?就是資金性質如何、週期有多長?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這筆投資資金未來是要用來應急的、還是短期(半年一年內)不用的,還是說即使虧掉也不影響生活的?那麼決定了我們的心態,節奏和看待資產標的的長短視角。
就像機構裡,你看對沖基金(例如城堡、千禧年等)和超長期long only(例如Baillie Gifford)的機構它們的決策週期、行動節奏、視角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沖基金每月都要給投資人報告業績,連續半年一年業績不行就可能遇到投資人大幅撤資;長期或者超長期基金不用時時面臨這個問題,所以他們能更長遠、更能扛波動(前提是需要對資產的判斷準確)。
這裡就要延伸到第三個維度:即時間的維度。這是從投資和交易行為本身來看,上面聊到資金的角度在我看來更多是外部約束,這裡時間維度更多的是個人選擇,就是我們自己喜歡的節奏是什麼?有人醉心短線交易、有人喜歡趨勢弄潮、有人喜歡長期持有。在《專業投機指南》


qinbafrank2024年2月28日
投資是一個信心的遊戲,信心來自於對所投標未來空間的高度確定性,而這個確定性來自於對賽道、所處身位、業務進展、團隊甚至情緒溢價的深度研判。
交易則是一個紀律的遊戲,紀律來自對人性的理解,在自己交易系統內信號發出就得進場,到了止盈止損位就得出場。違反了系統就容易亂了心性,積小勝為大勝
投資和交易在很大程度本質都是概率,沒有說那次出手都是百分百的。都是勝率(多高?)、賠率(多大?)、斜率(時間週期多長?)、倉位(多少比例?)四者綜合考量。
好的理念應該是:
方向正確、建立信心、抗住波動、適時獲利。
每一步都是考驗
108.77K
nick最新推文貝森特為什麼勸阻川普解僱鮑威爾,幾個理由:)聯儲官員已暗示他們可能在年底前兩次降息:鮑威爾不需要被炒也會降息,何必冒險?
2)解僱鮑威爾可能引發市場恐慌:投資者會覺得總統干預貨幣政策,不利於金融系統獨立性。
3)法律程序麻煩:鮑威爾可以起訴,而且訴訟可能會拖到春季——恰逢鮑威爾任期的結束。
4)罷免了鮑威爾,沒辦法保證會迅速確認繼任者。根據現行法律,美聯儲副主席在主席缺席的情況下行使職權。副主席傑斐遜是拜登任命的,也是鮑威爾的盟友。
能看出來貝森特並不是有多支持鮑威爾,而是權衡利弊告訴川普這麼做也不一定得到自己想要的,畢竟時間是站在川普這一邊,每過一天鮑威爾的任期就少一天。
不得不說,川普身邊有貝森特這樣的理性成年人



qinbafrank7月17日 07:01
關於昨晚穿出來川普試圖解僱鮑威爾,如之前的觀點:無故解僱鮑威爾實則衝擊了美國法律賦予的美聯儲的獨立性地位(挑戰憲政體制);而無論是喊話鮑威爾還是推動美聯儲理事們跳出來反水支持降息,還是說提前確定下一任美聯儲主席,還有拿美聯儲大樓裝修超支試圖讓鮑威爾主動辭職,都是在憲法法律框架下的政治博弈。解僱鮑威爾並不是最優選擇,讓鮑威爾主動辭職才是。
鮑威爾未來十多個月可能:1)主動辭職;2)幹到任期結束但川普提前提名主席人選;3)被解僱。對於川普來說最佳劇本自然是1),次優是2),當下市場更關注新主席上任後的利率政策路徑。當然若是3)還是會造成一定衝擊,只是力度應該不大。

50.17K
大家談第二十期,今晚跟倪兄@Phyrex_Ni 和Steven @Trader_S18 一起聊聊當下的市場,宏觀、幣市和美股。

FLAME LABS7月18日 19:06
老友們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想必朋友們都非常關心大餅以太美股紛紛新高之後何去何從?
本週作為加密周,會有三項重要加密法案通過,甚至可能徹底改變幣圈基建,基本面變化後未來又該怎麼走?
川普以美聯儲總部裝修為突破口對鮑威爾頻繁打壓,他的去留更是引起全球資本關注。
美聯儲主席作為風向標又對何時降息具備關鍵指引的作用。
半個月後8.1號川普的下一輪關稅戰會怎麼打?
有太多太多的問題縈繞在我們心頭,那麼,擇日不如撞日,今晚8:30跟老夥伴們 @Phyrex_Ni @qinbafrank @Trader_S18 重聚🤝《大家談》一起來聊聊近期熱點吧~🙌
15.43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