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基礎設施初創公司必須採取進攻策略 歷史上,軟體基礎設施/中介軟體初創公司在防守方面表現出色。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建立了深厚的、可防禦的技術護城河。創始人們技術背景深厚,銷售對象是其他開發者,並且樂於沒有強大的公眾品牌。 然而,這種劇本(和原型)必須改變。 基礎設施創始人和初創公司必須採取進攻策略,變得更加動態和主動。 為什麼? 首先,基礎模型正在增加越來越多的基礎設施組件,並逐漸侵蝕傳統上被視為基礎設施的部分。現在沒有公司可以舒適地坐擁某個堆疊的部分。這將不可避免地被侵蝕。 其次,最終客戶正在決定或表達對使用何種基礎設施的看法。你猜怎麼著?基礎產品的客戶不再僅僅是職業工程師,而是普通人(包括風險投資者!)基礎設施現在有了產品主導增長(PLG)模式。擁有一個面向客戶的品牌不再是可選的。 最後,你的公司可能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其商業模式,不再是基礎設施公司。在這個關鍵時刻,你需要有能力抓住機會並全力以赴。考慮一下OpenAI推出ChatGPT或Vercel推出v0。他們絕對無法以傳統基礎設施思維來管理這一切。看看Groq的首頁——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氛圍編碼初創公司,而不是一家晶片公司。 總之,基礎設施初創公司需要進化。他們必須開始關注最終客戶,變得更加面向公眾,發展出構建面向客戶(而不僅僅是面向開發者)產品的能力。 基礎設施創始人的原型正在改變。他們不能僅僅是技術型的。這是基本要求。他們必須深入了解客戶的客戶,擅長產品開發、市場營銷、講故事和品牌建設,並隨時準備向上移動堆疊。換句話說,他們必須能夠採取進攻策略。 這就是今天基礎設施公司偉大的意義。
36.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