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了很多推特,几乎大部分都觉得稳定币的存在,就是来帮助美债做拆分盘的。但其实,很多人误解了稳定币立法的核心动机。它并不是为了“解决美债困境”,而仅是美债购买路径中的一条支线渠道。 从数据上看。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值约2000亿美元,而美国联邦债务在2025年Q1已高达36.2万亿美元。哪怕稳定币市场未来翻10倍,规模也不过2万亿,占比也不过5.5%。所以所谓“稳定币来救美债”,在量级上根本不成立。而且10倍这个也是个伪命题。稳定币法案通过,并不会显著推升USDT/USDC的使用人数或市值。合规≠需求爆发;该用的人还是会用,不用的人依旧观望;合规后带来真正变化的是美元与crypto之间的法币承兑桥梁更加稳定。 从美债本身的问题来看。美债的真正压力并非来自“缺少买盘”,而是结构性的信任赤字:市场对美元长期信用的不确定性上升,投资者要求更高利率才能承接。其实现在美债的买盘不是问题,而投资者要的不过是更多的回报,来确保他是否有足够的盈亏比。所以,稳定币解决不了这些深层矛盾。 从需求场景来看。稳定币真正的“需求场景”,集中于外汇受限国家。比如在中国、阿根廷、土耳其等市场,用户因资本管制倾向于以USDT/USDC绕开本国限制。 但在日本、韩国、欧盟等主权货币自由流通地区,完全可以用本币购买美债,无需稳定币中转。 因此,稳定币立法的核心目的并非扩大美债买家群体,而在于: (1)为美元稳定币注入“合规外衣”,堵住美元“暗道外逃”的风险; (2)将USDC、USDT等纳入监管视野,提升可控性; (3)防止BTC/加密资产成为美元去中心化流通的“灰色通道”。 所以,我们总结来讲。稳定币法案带来的不是美债需求的爆发,而是美元监管边界的延伸。让原本接触不到美债的人多了一次购买的机会。苍蝇腿也是肉~
1.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