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許多人正在推特上轉發這篇論文,因為它即將在《經濟學季刊》(QJE)發表。引人注目的標題結果正在被轉發。但論文的核心內容中有幾件事情,許多人可能並未意識到。

(1)1980-2019年的教育擴展「解釋」了如果增長率較低的話,增長會更多。因此,教育在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富裕國家,即相對低增長地區的「解釋」作用最大。在中國和印度等快速增長的國家,教育的「解釋」作用最小。

(2) 同樣地,國內的收入群體。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非常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因為他們的收入增長最慢…

儘管在最貧困的群體中,全球貧困者的上層受益於教育擴展的程度超過了最極端貧困者。

(3) 因為前述原因,根據該論文自己的結果,教育擴展根本沒有促進各國之間的收入趨同!!!
(儘管教育擴展有助於減少全球人際不平等)

(我在此記錄中指出,我是在澄清這篇論文所說的內容,而不是在主張我認為的真相。我認為,在快速增長的地區,教育擴張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被低估了,這是通過人力資本的外部性等因素造成的。)
最後的備註:
Gethin QJE 論文也靜靜地參與了「自1980年以來,全球貧困減少的原因是市場還是國家?」的辯論。
直接和間接(通過教育支出)轉移佔全球貧困減少的很大一部分。

所以現在,在藍色地球的新自由主義者和反資本主義左派之間的在線全球經濟文化戰爭中,其中一方可以反駁說:"看,這不是新自由主義,而是政府干預",而另一方則說"增加的轉移依賴於自由市場所促成的增長!"
@Afinetheorem 但如果教育的效果也表現在更快和更多人採用更好的設備,或者通過Kremer風格的O環效應(或更好的治理),那麼這個效果就會在K和A中被「遺失」。
@Afinetheorem 這篇論文本身指出其估計是保守的且為下限,原因很簡單,因為私人回報比社會回報更容易衡量。
55.48K
熱門
排行
收藏